第73章 排忧解难
徐邦宁说是为嘉靖排忧解难,其实是指为裕王排忧解难。
嘉靖刚才明里暗里都在言道自己不是个昏君,这话从表面上来看,他只是在强调不愿做昏君所为之事,心里多少还念叨着徐鹏举为老朱家看守祖业的情分。
但这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嘉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对于后世对自己的评价就格外的在意。
从清理严党,当让清流党掌控朝局,嘉靖为自己洗白的动机显露无遗。
可是他当真在意后世对自己的评价么?
其实他在意的,只是自己死后,自己能得到什么谥号。
自古以来,帝王身死之后,子孙后代都要给其评定一个称号,也就是所谓的谥号。
而这个谥号的评定则是依据帝王身前的功绩。
嘉靖不想自己死后裕王给自己评一个无功无过的庸谥,他更希望得到一个美谥。
所以他要为自己洗白,让自己死之后能够得到子孙后代的瞻仰。
徐邦宁说是为嘉靖排忧解难,其实他自己也知道,他真正要为之排忧解难的不是嘉靖,而是后面的隆庆,也就是现在的裕王。
这一点,不仅他知道,嘉靖也知道。
嘉靖心里清楚,徐邦宁非他这一朝臣子,他是自己儿子那一朝的臣子。
所以他明里暗里称自己不想成为一个昏君,其实就是在暗示徐邦宁,日后待他死去,当徐邦宁成为裕王一朝的新贵,在给自己评定谥号的时候,莫要望了今日他对魏国公府的恩情。
而徐邦宁称自己会为嘉靖排忧解难,其实也就是回应了嘉靖的这个暗示。
说两人心意相通,不知道还真以为这两人才是真父子。
不过徐邦宁心里却是清楚,若不是他自己一早对嘉靖了如指掌,今日怎么可能这么顺当。
闻得徐邦宁回应,嘉靖这才放心下来。
他看了看徐邦宁,越看越是顺眼,自严嵩,严世蕃两人死后,他已经很久没看到这么顺眼的人。
“起来吧。”
挥手示意让徐邦宁起身后,嘉靖也坐直了身体,双腿盘在榻上,一副道士打坐模样。
“谢陛下。”
徐邦宁自然也不虚伪做作,再度一拜,算是谢恩了。
“还有何事,这便一起说了吧,你进京一趟也不容易,进宫来更是难得,朕可不想你前脚刚走,后脚又给朕生出什么事端来。”
嘉靖面色淡然的望着徐邦宁,刚才的喜爱已经渐渐平息下去。
“回陛下,臣倒真的还有两件事要与陛下商议。”
“事还挺多,都说说吧。”
嘉靖再度摆手。
“臣入京前,家父曾叮嘱过臣,来了京城务必要去裕王府走一趟,一则拜会拜会裕王殿下,二则恭贺裕王殿下喜得贵子。”
徐邦宁面色不改,仍旧从容不迫。
“裕王得子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现在才想起来去恭贺,不觉得迟了些?”
闻声,嘉靖脸色微变。
“所以臣才来与陛下商议。”
“而今朝野上下谁不知裕王殿下便是未来的新君,臣现在才想起来效忠新君,不知道还来得及吗?”
徐邦宁淡淡一笑,脸上仍旧是云淡风轻。
论及说话的艺术,玩弄心机的手段,徐邦宁自认不输任何人。
他这话明里说着效忠新君,但实则却是在向嘉靖示忠,而且一句“不知道还来得及吗”更是将对嘉靖的忠心耿耿表露无遗,极具强调之意,但凡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不难听出徐邦宁这话里的意思。
他现在才想起来效忠新君,岂非是在向嘉靖表明自己从未有过提前效忠新君的意思?岂非正是在暗示嘉靖南京徐府一直对嘉靖忠心耿耿?
而他问嘉靖还来不来得及,岂非正是在询问嘉靖裕王即位是不是已成事实,表示出尊重嘉靖对皇位的掌控?
再加上他前来与嘉靖商议前去裕王府恭贺,岂不是表明了徐府唯嘉靖马首是瞻?连去拜会日后新君都要先听从嘉靖的意思。
果然,嘉靖闻声,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笑意。
“去看看也好,日后总归是你们君臣之间的情谊。”
“可是臣从未去过裕王府,不知道陛下是否有空?”
徐邦宁闻声,更进一步。
“想让朕带着你去?”
嘉靖如何不明白徐邦宁的意思?
如果只是徐邦宁自己去,那顶多算是臣子对君王的拜见。
可如果是嘉靖带着徐邦宁去,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要知道,裕王即位已然没有任何阻碍,只要嘉靖一死,裕王即位乃是板上钉钉之事。
嘉靖在这时候带着徐邦宁前去裕王府,岂非表明徐邦宁乃是日后裕王一朝的重臣,有提前安排之意?
“臣听闻陛下似乎也还未见过裕王之子。”
“今次权且当臣邀陛下一道,顺带着臣前去认认门。”
徐邦宁知道嘉靖不喜欢背锅,所以赶紧把锅接了过来背上。
闻声,嘉靖面色一缓,煞有介事的盯着徐邦宁看了一阵。
他从徐邦宁的身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可是又不太像,他很矛盾自己心中所想到底是不是真的,但因为不确定,所以很是忐忑。
因为那个影子是严嵩。
他不希望徐邦宁是严嵩,但又希望徐邦宁能够成为另外一个“严嵩”,所以他忐忑。
半晌后。
“也好,朕也许久未曾出宫了。”
“陈洪,哪天没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