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誓要当个小说家>第351章又论姜子牙

不知是从第几章开始的,我着手写两性情感话题,这方面的知识,我没有老师教,全是网上自学。

要是有老师教我肯定会学的更透彻些,我一直是个学生,却很少能有教我的老师,那种让我尊敬的人。

看到一个统计,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表示非常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且认为学生都能感受到,但是调查的结果是只有十分之一的孩子明确感受过老师的爱,并且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为一个教师,我不怀疑几乎所有老师对孩子都有一种“父母心态”,爱的表示可能千差万别,但确实是无所不在的,但是学生的体验感似乎都不是太好。

到底是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我想原因大概如下:第一,传统教育观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大部分教师为了维护“教师感”而刻意疏离学生。

每次主动谈话的主题都是学习,让学生误认为老师“一切只为成绩”,放在一些早熟的孩子那里,更会把“成绩”等同于“奖金”,最后冷不丁你就可以听到有些孩子说“老师还不是都为了钱。”

我每次听到这样的言论都非常难过,不仅是替教师群体委屈,更是替这些从未感受过“教师之爱”的学生难过,因此我每次都会解释甚至辩驳。“

其实我爱你超过爱钱,我不知道你是不相信我还是不相信自己?”不得不说,对于很多00后,教师不仅要用行动来表达,能开口说出来也许更好。

第二,教师的爱太过“广博”,针对的通常是全班,或者就是对学生做一些“很长远的规划”,要知道小朋友的眼睛看不见未来,当然他们更不会相信大人说的未来,退一万步讲,他们真的有无限可能。

所以那些很久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我们也许可以让学生去畅想就可,否则,很容易被看成是一种“只是为了提高成绩的手段”,就是“画大饼”法,学生的直观感受肯定就不是爱。

其次,最容易让人察觉的“喜欢”一定是“偏爱”,一定是在“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选择“站队”,不管对立面是谁。

惹了麻烦其实谁都不高兴,但是老师的目的是来解决麻烦,而不是来找学生更大的麻烦的。其实事实是这样的,但常常会因为某些言语的表达,情绪的表达,让学生造成“老师本身更麻烦”的错觉,尤其是班主任,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很容易影响心态,进入“恶性循环”。

第三,“赞美,鼓励,信任”才是“真爱”,不管大家是怎么宣扬“惩戒,批评”对“教育”的重要性,在学生那里,后者还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当然,“惩戒,批评”有他存在的必要性,但是真的应该控制好使用频率和使用力度,老师们都非常擅长寻找孩子的问题,从考试分数“减分制”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也容易不经意地就表达出来这些问题,但是如果天天如此,大错小错一手抓,谁都不放过,最后可能效果甚微,却口碑尽失。

当然原则问题教师绝不能让不,但是有些“小小的错误”其实完全可以忽略,这不仅是因为有些错误只是孩子青春成长必要的经过,无伤大雅。换一个立场,其实也非常可爱。

最后,爱是双向的,当然也只是双向奔赴的爱才能产生巨大的教学效应,学校里最美好的事情不过如此。学生上着最喜欢的老师上的课,成绩优异,内心有爱。足矣。

我学过的,我在这里写出来,也是抱着为师授业的想法,大家看看,学学,觉得好的就用,觉得不好的就舍。

对了,动画电影《姜子牙》你们看了吗,昨天我已经看过了,说点我的观影体验吧。

2019年7月29号,看了哪吒。没成想,那会是2019年我看的最后一个电影。

今天,2020年10月1日,《姜子牙》是我到电影院看的第一个电影。这中间,夹着的是很多有生之年系列,太多不容易。所以,这次电影散场,专门找了角度,拍了一张影院照片。可能潜意识里害怕,下次又不知道能不能看...

因为上次是哪吒,所以这次是姜子牙(还有点押韵)

画面是美的,我认为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审美,里边有承自洛神赋图和敦煌壁画里的柔美线条,颜色也很高级,女主角小九拥有阿丽塔那样的卡姿兰大眼睛。总之在我这个外行看来,在动画工业技术上,已经跟世界水平没差了。

但是,我觉得故事讲的并没有那么好。最最要肯定的是四不像真的萌,又有了买周边的冲动。一边看一边感慨,连姜子牙都有萌宠鲁了,而我。

再要肯定的是,比起大圣归来里的“大肉虫子”,反派的形象要好很多,没有那么丑了。过去多年,那只大肉虫子,真的让我耿耿于怀,直接把大圣归来在审美上拉低很多(在我心里)。

九尾狐通体暗红色,九条尾巴透着狠毒,整体及格以上。但我觉得还是差一点。动画角色可以很坏,但也要美,它们之间并不矛盾,把两者合理结合,才是大师。

剧中女主角小九(苏妲己)的形象是邻家女孩的感

觉,有点大大咧咧有点飒。这个设定是有问题的。纣王之所以沉迷妲己,是因为她本身就长得漂亮,或者出尘般的漂亮,反正就是不一般的漂亮,比方仙衣翩翩,长发飘飘那一卦的。

这样也符合有魅惑力量的九尾狐与妲己连接宿命锁的设计(她们之间气质是一致的)。也符合所有看过封神榜的人的预期


状态提示:第351章又论姜子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