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宋士>084章 血脉

一片黄叶从树上落下,在空中打了几个卷,落到了半黄半绿的草地上,然后被风吹起,一路翻滚,落入了汾水之中,一路翻滚着随波逐流而去。

人生的命运也是一样,身不由己,随遇而安,尤其是人命如草芥的乱世,或沉或浮,殊难预料。

时近中秋,正午时分的阳光依然炙热,翻过了山坡,抹去满脸的汗水,望着天际处隐约的城墙,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形似乞丐的刘兴平,热泪瞬间迷糊了视线。

他跪了下来,重重磕了几个头,失声痛哭了起来。

太原城,大宋河东路路治。

刘兴平一边磕头,一边嘴里断断续续说道:“太……原,我回……来了!爹、娘……我……回来了!”

魂牵梦绕的故乡,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终于,三年后,他又回来了。

金兵南下,父母被杀,侥幸逃得性命的他仓皇南下,先逃入河南,然后顺运河而下,一路跑到了淮南。

这几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连他自己都不记得。赶过船,当过苦力,干过店小二,也被裹挟着当了几天土匪,当乞丐更是家常便饭。

看人脸色,受尽凌辱,多少次离死亡只是一步之余,有时候他真想死了算了,何必留在这人间受苦,但命运就是这般神奇,就要中秋合家团圆之时,太原城收复了。

他已经记不起听到太原收复以后的那段日子是怎么过的,整日里他都是恍恍惚惚,当听到有北上的货船时,他立即结清了工钱,渡船北上。

一路花光了盘缠,山穷水尽之时,终于看到了太原。

终于要回家了!

看着官道旁痛哭流涕、捶胸不止的刘兴平,官道旁凉棚下的茶摊掌柜吕二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宁为太平犬,莫做流离人!

一碗滚烫的热茶下肚,掏出身上仅有的几个铜钱,拿起两个烧饼,还没有走多远,刘兴平就被大树上贴的告示给吸引住了。

“……凡原太原城居民,无偿参与筑城者,除提供口粮外,新城修城以后,每人可凭原地契得新居一间。其他百姓参与筑城者,提供口粮工钱,新城建成后,有优先购买……”

刘兴平心里面不由得一颤,摸了摸衣服里面的地契,幸好还在。

“从今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刘兴平心中一股窃喜,随即又疑惑起来。这新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是啊,新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乃眷太原,本维藩镇,盖以山川险固,城垒高深,致奸臣子,违天拒命,因其悖逆,诖误军民。今既荡平,议须更改,当令众庶,永保安宁,其太原旧城并从毁废,乃改为平晋县,别于榆次县创立并州。”

宋太宗赵光义攻克固若金汤的太原城,恼羞成怒之下,火烧水灌,毁掉了千年古城,致使金人南下,轻易取之。

一朝帝王,九五至尊,只想强干弱枝,压抑民族血性,竟然连一座城池都容不下,其自信和包容,实在让人咂舌。

不可能如唐时的“一水中分”,难免被有心之人捕风捉影,不可能如旧城那般狭小,“不足十里”,也不会如唐城四十余里,二十多道城门那么夸张。

一切都要因地制宜,既然旧城破败不堪,一座新城不可避免。旧城在汾水以东,新城则在汾水以西。没有四十余里,却有足足三十里有余。

新城街市,有排污管,下水道,道路,厕所,绿化带等等,但最重要的,则是先修好城墙和城门。

毕竟,旧城城墙很快就能补好,可以做为临时办公场所,但新城却要尽可能地在霜冻之前建成,尤其是城墙和城门。

当然,还有城中的民居。百姓归来,总不能全都露宿野外。

刘兴平来到汾河以西的工地上,才发现这里人山人海,往来穿梭,热闹非凡,成了一片人的海洋。

工地上堆满了水泥、砖头、石头等物。用来施工的铁锹、挖掘的铁镐、水桶等堆积如山。旁边的官道上,各种牛车马车,人力车,独轮车,正在把各种建城的物资,流水一样地运来。

由于工期的要求,工程量的加大,人力的匮乏,就连城中的忠义军士卒,每人也要出工半天,以加快新城的建设速度。

新城经过半个多月的勘察,准备,终于如愿以偿开工。

结合地形,新城东西各十里、南北两面延伸五里,形成一个周长三十里的外城。南北西三面,各开一座城门,只有东面邻水一方开有两座。

作为大宋抗击北部游牧民族的重要军事要塞和屏障,太原城必须得固若金汤,有如长安城一样雄壮坚固,乃是中华文明的所在和体现。

也正因为如此,太原城旧有的护城河、瓮城、吊桥、马面等城防设施,新城也是应有尽有,但羊马墙给拆去了。

大宋已经进入了火器时代,放开羊马墙,正是基于自身的自信和文明的变迁,去掉羊马墙,在城外建立交易街市即可。

刘兴平到了工地上,顾不得休息,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很是卖力。

那官府的告示上不是说了吗,新城建成以后,也有原住民一间宅子。自己终于可以有个新家了。

“你是新来的,上面怎么没有人告诉我?”

工头过来,看到一张陌生面孔,不由得挠了挠脑袋。

“这位兄弟,我是刚新来的,不知道要先作甚,就先干些事再说。”

刘兴平赶紧停下回道,趁机喘了口气。说实话,他以前


状态提示:084章 血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