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我有智能系统>40丧事开始

在丧葬文化方面,中国是有着几千年的传统。

但是流传至今很多,其实都已经失传了。

特别是在建国后,更是对丧葬方面进行了各方面的改良。

武a县附近有一个村子实行火化,并且不用受木被官方看作是新时代的楷模。

南方某省一个官员带头平了自己亲爹亲妈的坟,被称作是好干部。

中原某省有个市长一年之间平了一万多座坟,被人称作平坟市长。

时至今日,中国的祖宗文化已经可以说的上是丢的丢,扔的扔,只有农村还算是保留一些。

为啥现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不孝顺的孩子?因为时代变了,人们不孝顺,也没有人能拿他怎么样。

而放在古代,如果一个皇帝不孝顺的话,大臣们甚至皇室王爷就可以拿这个理由来免去他的皇帝位子。

在古代,如果一个人不孝顺,这个人连当官的资格都没有。

在古代,如果一个人在当地有不孝顺的名声。甚至所有人都会远离他,更不用说什么亲近了。

在古代,仁义礼智孝是并行的,但是孝是放在第一位的。

所谓百善孝为先,所有的品德美德孝顺是排在第一位。

但是在现代,人们更重视于财富。

大家挣钱还挣不过来呢,谁去忙着孝顺父母?

就是孝顺了,也没有什么好处啊。

到了现代,人们把孝顺父母当成了一种要好处。

没好处,谁去孝顺他们?

当然了,这种人呢?只占一小部分,可就这一小部分也足够恶心人的了。

在周洋所在的村,孝顺还是很常见的。

二哥这边哭完了,立刻给总管又磕了一个头。“二哥,我爸这事儿就麻烦您了。”

“这事儿就交给我了,你看看有哪些亲戚需要通知我,立刻安排人去报丧讣文。”门上走管周红旗这种事也经历了不少,也算是有些经验。

当然了,周洋本家五伯或者周洋的亲叔二伯,这都是门上的总管之一。

周红旗的父亲去世,还是周洋的二伯当的总管给办的全部丧事。

这种事儿就是互相的,你给我们家办我给你们家办。

二哥周成也没再多说,退出了东屋,回到灵前跪坐。

忙活人已经把鞭炮放完,索钱纸也搭在门楣上。

不一会儿就有村里的乡亲前来拜祭,其中男人是不带烧纸,妇女还带着烧纸。

但是祭拜的时候抵钱是必须要烧起来的,要不然死者在天之灵仿佛看不到前来祭奠的亲朋好友一样。

而且不管是相亲来拜祭,还是亲朋好友来拜祭门口都要有一个知客,茶客。

看到外面来人了,首先晾着嗓子喊一声。“戚到。”

这个戚是亲戚的意思,也是客人的意思。

但是到了今天全称已经简化了。

知客喊了一声屋里的孝子贤孙们立刻跪好了,等待来戚。

来祭拜的人是本村的一个增字辈,也就是周洋父亲周建国一辈。

周洋父亲周建国是五八年生人,属于建国后了。

建国以后,国家扫除封建迷信,包括村里孩子姓名都得改。

但是祖宗留下来的辈分不能丢,所以父亲周建国除了这个名字之外,还有一个本家的辈分名。

像是四伯,三伯,五伯他们都是50年前生人,名字一般叫的都是本村的辈分名。

三伯名叫周增辉,四伯名叫周增耀,五伯名叫周增普。

现在前来祭奠的人叫周增堂,是本。

周增堂岁数跟四伯差不多,都属于老一辈人了。

一进来,先是跪地哭一阵,表示自己的悲痛惋惜。

而周洋这些孝子贤孙,也会跟着哭。

门口,知客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会喊一声。“请吧。”

实际上全称叫请起吧,但是这句话在长时间的使用下,自动简化了下来。

但是知客这一声“请吧”,前来祭奠的人不能起来,得等他喊第二句。

约么着几秒钟之后,知客连忙又喊出第二次。

这一回前来祭奠的周增堂才停止哭声,颤颤巍巍的站起来。

先是右手握拳,左手搭在右拳上。

在古代,这叫拱手作揖。

现代的话,这种礼节一般在农村出现的多,在城里几乎是没有。

拱手作揖之后,左腿先单膝跪地,然后是右腿。

两条腿跪下以后,两只手虚手心的按在地板上。

如此这般,才是脑袋向下磕头。

磕头也有讲究,关系近的,关系亲的是实打实的磕头。

关系一般,关系远的,或者上了年纪的诚心不足的,都会磕到半空,离地有那么一尺。

周增堂辈分跟四伯是平辈,岁数差不多。论关系的话,也只是发小关系,属于盟兄弟。

所以他并没有实打实的磕头。

磕头就很简单了,连着磕了三个以后站起来就要走。

但是这个时候孝子们特别是嫡系孝子们,需要往前爬两步,然后给人家单独的再磕一个。

人家来了就是礼,孝子们单独一个也叫孝子谢客。

因为嫡系孝子不能离堂,但是这个时候祭拜的人要走,那怎么办呢?这个头就是给人家送行了。

这个时候他不管是多好的关系,孝子不能出门口相送。

送走了周增堂,门口其实还有其他来的人。

随着之客又一声“戚到。”周洋等人又跟着周而复始的行驶,这一套礼节。

累人,磨人,但是他们不能抱怨


状态提示:40丧事开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