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一辆黑色的商务车稳稳地停在了江城一中的校园。
司机迅速下车,跑到后座打开车门。
从车上下来一名50来岁的中年男子,四方大脸,浓眉阔目,梳着一个大背头,戴着一副方框近视眼镜,穿了一身休闲服,左胸口的位置还别着一朵纯金打造的小花,入眼的第一印象——文化人!
郝兵,江城市最有名的金牌记者之一,校园采风文化报社的副主编,大时代网络传媒执行总监,采访风格多以诙谐幽默、敢于创新为主,但也不失作为金牌记者的专业!
刚一看到来人,校长孙策率先带头迎了上去,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很是激动地跟郝兵握了握手:“嘿嘿,郝记者,终于把您盼来了,欢迎来到江城一中,您一路上辛苦了!”
郝兵闻言,一脸微笑地回道:“呵呵,孙校长您客气了,能来江城一中参观是我的荣幸,话不多说,咱们还是先逛逛校园吧。”
“好,您请这边走。”
孙策伸手一引,主动为郝兵带路,其他人则快步跟上。
采访说白了就是一种聊天艺术的升华,用唠家常的方式作为铺垫,由边缘到核心,逐渐切入主题,是郝兵做采访的一贯作风。
一行人来到校园广场的时候,郝兵的脚步略微一顿,抬头环顾了一下校园的周边环境,突然点了点头:“嗯,久闻江城一中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老师专业,学生上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也不知他从哪儿看出来的,但这些客套话他必须要说。
因为这是一种礼貌,而且孙策很受用。
“嘿嘿,郝记者您过誉了,我们江城一中能为学生们创造出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除了归功于各位老师的努力之外,最主要的一点,还得依靠教育局和省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只有政策搞得好,学校才会更加强大,您说是不是?”
孙策做人可真够精明的,自夸的同时,还不忘夸一夸自己的上级领导,难怪人家是校长,很懂得左右逢源。
“嗯,说得对。”
郝兵点了点头,这些话虽然在其他校园做采访时都听的麻木了,但他却不能反驳,略微一顿,索性转移了话题。
“孙校长,我们先去教学楼参观一下吧。”
“好,这边请。”
……
参观开始进行,期间免不了双方要互吹一番,没啥营养,反正听着舒服就行了。
20分钟便参观完了整个江城一中的校园,一行人迈入校长室暂时休息的时候,本次采访的主题才终于提上了日程。
郝兵喝了一口孙策亲自送上的功夫茶,放下之后,笑着问道:“呵呵,孙校长,听闻我省仅有的两名北大保送生同时出现在了江城一中,这项殊荣,可是有史以来头一次,但不知那两位同学今天来了没有?”
“嘿嘿,来了,早就来了。”
“哦?那能不能麻烦他俩过来一下?我想做一个简单的采访。”郝兵说时拿出了兜里的一个小型录音笔,看其架势,似乎早有准备。
孙策点点头,然后朝人堆里的陈毅和诸葛大力招了招手:“陈毅,大力,你俩过来坐。”
“是。”
两人很快入座,郝兵扫了一眼面前坐着的两名头号尖子生,脸上的表情明显有所变化。
首先是诸葛大力,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既漂亮又文静,双目灵动有神,脸上自信满满,学霸气息逼面而来,很符合大多数尖子生共有的特点。
但另外一个吊儿郎当的家伙又是什么鬼?
坐没个坐相,脑袋还老耷拉着,眼中无神,看着也不善,最为关键的一点——他的脸上怎么会有淤伤?
跟人打架了?
亦或者是见义勇为弄得?
想不明白,索性先从诸葛大力开始采访。
“啪!”
打开录音笔,郝兵忽然朝旁边的一名扛着摄影机的助手伸了伸手:“小张,打开摄影机!”
“好!”
那名助手点了点头,按下摄影机的开关之后,镜头直接对准了诸葛大力。
开始录制,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整了整自己的衣服。
“呵呵,大力同学,我可以简单地采访你几个问题吗?”
“可以。”
“首先第一个问题,你觉得江城一中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如何?”
“e……学习环境很好,学习氛围很是融洽。”
“那老师和学生呢?”
“老师教课很有耐心,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很高。”
“好,第二个问题,对于这次被北大保送,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额……我想说的主要是感谢,感谢学校的培养,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从中受益良多,能成为江城一中的学生,我觉得很骄傲!”
回答很简单,但字字珠玑。
“嘿嘿……”
这个回答一出,在场的所有老师包括校领导都忍不住挺了挺胸膛,脸上有光,笑容更加灿烂。
然而他们似乎高兴地太早了,因为郝兵的心里已经在暗流涌动,毕竟他是一名记者,免不了要从商业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新闻的卖点就是信息具有轰炸性,越炸越好,最好能把江城一中炸上天!千篇一律的夸赞很容易让人变得麻木不仁,老采访一些积极有效的正能量,播报之后所换来的成果无非就是看客们的一目十行,快速翻篇,毫无收视率。
虽然这些问题都比较俗套,但郝兵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