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大才,修得郑国渠,你的这个学生史禄如此得你!高,想必非凡呐。”范睢已经从郑国的话语中读出了不同一般的韵味。
郑国是绝世水工,他都没有办法的事儿,他的学生史禄却有办法,可想这个史禄是何等的了得。
众人大为惊奇,目光炯炯,集中在史禄身上。
史禄虽然年轻,不过二十余岁,却是镇定自若,并没有丝毫异样。要知道,在座之人个个都是非凡了得之辈,只要他们跺跺脚,就会风云失色,要是换个人,要么激动难已,要么惊恐不安,史禄平静异常,实是不凡。
“好!”范睢他们齐声赞好。
“史禄,你说。”秦异人当然知道这个灵渠的设计和修建者非凡了得,要不然的话,不会修成灵渠。
“诺。”史禄应一声,开始陈述起来。
“史禄与老师奉陛下之命,查勘把湘水和漓水连接之事,经过实地勘察,颇有些想法,要是不妥,还请陛下训诲。”史禄不卑不亢,先是来一句开场白,然后就切入正题,道:“湘水高而漓水低,若是要把两水相连,实为不易。然,并非没有办法。以史禄之见,可以在山上环绕,以减缓水流,就能通航。”
历史上,秦国一共修了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这三大著名的水利工程。在这三大水利工程中,最有名的要数郑国渠了,因为这事引发了“逐客”风波,秦始皇差点犯下最为严重的错误。这也是后世谈论的好题材,是以被渲染得很是出名。
然而,平心而论,在这三大水利工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应该是灵渠。
灵渠的设计思路本身就是一奇,象修盘山公路那样,在山上建渠进行环绕,减缓水流速度,就可以达到通航的目的。
“善!”众人齐声称善,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构想令人有醍醐灌顶般的感觉。
“先生想法虽好,然,要想通航有两难。一是湘水有不足十里高低起伏,不便于通航。二是一到枯水期,无水可用时,又是难以通航。”王翦却是眉头一挑,提出了两个问题。
秦异人的目光落在王翦身上大为诧异,这个王翦的洞察力真是了得,这也知道。
湘水比漓水高出数百米即使修通了,也不能通航,为解决此事,就得把运河象盘山公路那般修。
不过,湘水有四公里长的落差太大,不能通航,王翦的第一问题就是针对此点。
“这事不难办。”
史禄却是信心十足,道:“湘水那不足十里处不能通航,却可以改变河道只需要如此修便成。”
一边说,史禄划出一个“,形。
湘水本身不便通航的这四公里,就这样被史禄解决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构想。
“妙-!”王翦右手轻拍着额头,大声赞好。
“真是奇思妙-想啊。”范睢他们一脸的赞叹。
“至于枯水期不便通航一事,可以筑堤坝蓄水到了枯水期放水调节水面便成。”史禄接着道。
筑堤坝就得用船闸,这是世界首创,是整个世界上最早的船闸,能够很好的起到调节水位的作用,可以令灵渠一年四季都能通航。
“妙!绝妙-!”一片赞叹声响起,出自众人之口,个个一脸的赞叹。
就是秦异人也是不免赞叹一番虽然秦异人早就知道灵渠是史禄的杰作了,然而当他亲耳听见史禄说出构想,仍是叹为观止。
我们的祖先拥有大智慧,创造了很多杰出的工程,灵渠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若想修渠的话,就得先派一支军进入岭南,攻占漓水。”王翦眼中精光暴射。
“这事就由上将军定夺便是。”秦异人很能放权,把这事交给了王翦。
王翦说得没错,要想修灵渠,就得先把现在的桂林攻占了,然后再来修,方有安全保障。
“诺。”王翦欣然领命。
灵渠连接的是湘水和漓水,其实是把长江和珠江连接在一起,因为湘水通长江,漓水通珠江,这两大水系就因为一条灵渠就通航了,可以极大的促进中原与华南的交通,可以促进华南之地的经济发展。
“只要此渠修成,后勤辎重就不再是问题了,平定岭南是必然。李牧,击破匈奴之事,你有何谋划?”秦异人冲李牧道。
“君上,臣以为欲要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必得两路出兵,一路直取单于王庭,一路直捣匈奴祭祖圣地狼居胥山。”李牧对匈奴很是了解,侃侃而谈,道:“眼下的情势,大秦只能一路出兵,就是从河套之地所筑的朔方城出发,这难以给匈奴以致命一击。臣的意思,要想开辟另一条出兵道路,就得出兵辽东,扫灭燕国的残余势力,顺势胡。如此,方能两路出兵。”!
漠北甚大,若是一路出兵的话,要击败匈奴不是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匈奴问题,是以,两路出兵是必然之举。
历史上,汉武帝发起的“漠北决战”,就是把汉军一分为二,由卫青和霍去谗领一支军,横绝大漠,直捣匈奴老巢,打得匈奴一蹶不振,最后灭亡。若是汉朝一路出兵,打胜不是问题,却不能把匈奴灭掉。
李牧这话切中了要害,秦异人大为赞赏,道:“李牧所言极是有理。出兵辽东,击破东胡之事刻不容缓,李牧,你就择机出兵吧。”
“诺。”李牧欣然领命。
东胡虽是时不时就要滋扰边关,却给华夏的威胁并不大。然而,若是不破东胡,难以解决匈奴,因为东胡会威胁秦军的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