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大明鸿图>第226章一声叹息

京城的春季本就是多风多沙的季节。而随着这几年冬月越发的干燥寒冷,春季的浮尘沙暴也就越发显得频繁起来。

不过,从早朝那日起,接连数日却都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的绝好天气。虽说朝堂之上一片风云诡异,令众多大小官员们心怀忐忑,但京中的平民百姓却感受不到庙堂之事。趁着这几日春和景明,风轻云淡,纷纷出城或赏春玩景或去到道观寺院礼佛上香。

一时之间,京城周边的几处盛景之所,竟平添了不少繁华喧闹。

位于京城西南的南海子,草木丰茂,景色绝佳。虽然这里因有皇家园圃以及驻扎着皇帝亲军的缘故,有很大一部分普通人无法到达,但依然有不少人来此游玩。

此时,已过巳正时刻,位于南海子禁园之内的勇卫营大营却是一片肃静。

茅元仪穿着一身簇新的官服,站在勇卫营的营门口。他一边抬头沿着营前的那条道路向远处张望,一边慢慢的活动着由于长时间站立而有些酸麻的双腿。而就在他的身边,七八名身穿新式军礼服的勇卫营军将,则一个个挺胸抬头一动不动。

几日之前,茅元仪接到了由军机处转来的圣旨。在那道圣旨之中,崇祯皇帝给了他一个观风使的名号,让他跟随勇卫营一起走一趟辽东。命他在这过程之中详细查看京畿北部直至辽东一线,各处山川地形,城关营垒,以及沿途卫所驻军的实际情况。

皇帝交办的这个差事,在茅元仪看来,说难不难,要说简单也不简单。说简单,是因为原本茅元仪在辽东之时,对辽东的军镇地形就有所了解,现在虽已时隔数年,但想来变化应该不会太大。再者,如今的辽东都师正是茅元仪的老上司孙承宗,凭之前关系,在调查之时必然会给与一些方便。至于关内这一部分,离京城不远且手中握有万岁的圣旨,估计地方官吏也不敢给自己设置太多麻烦。

要说难,主要就是旨意上给的太过笼统,没有主次详略。京北至辽东一线城镇军堡卫所众多,如果都要细查,仅凭自己一人不知要查到什么时候。再者,在茅元仪看来那样做也没有太大的必要。

为了此事,茅元仪专门上了一道折本。在那道折本中,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将沿途所有区域划分成重要性不同的几块。对不同等级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方法。重点地方详查,一般地点略查,边缘偏僻处询问抽查。这个折子很快就批了下来,崇祯皇帝不仅同意了茅元仪的建议,还在御笔亲批中夸了他两句。

可是即便如此,要查看的地方也有不少,完成起来也很困难。幸好,在和袁崇焕的那个学生袁英闲聊时,茅元仪发现袁英的能力很强,尤其是在军事上。茅元仪大喜,便同袁英商量,请他协助自己一起调查。袁英也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如此,茅元仪便将一些次要的地方安排袁英去查,他自己则将主要精力放在重点的地域。

一切安排好之后,茅元仪便带着袁英来到勇卫营,准备同勇卫营一同出发。

可自从进营的那一刻起,茅元仪就被眼前的这支皇帝亲军给惊到了。茅元仪原本一直认为,他应该也算是一个知兵之人。毕竟,他不仅在辽东军中呆了数年,参加过数次激战,而且还曾饱览群书编写了那部《武备志》。可是,眼前的这支勇卫营中的许多事情,却同他以前的那些认知完全不同。甚至让他一度怀疑,他此时身处的根本就不是大明的军营。

然而,仅仅两天的时间,茅元仪就被这只与众不同的军队,深深的震撼了。这震撼不是来自于全营兵将那套与众不同的被称为作训服的服装,不是来自于那些精良的盔甲武器。也不是士卒远超普通人的强壮身体以及那看上去整齐的让人头皮发麻的队列。

真正让茅元仪感到震惊的是弥漫在营中的那股锐气。

说起来,茅元仪自己也不知道,用锐气这两个字能不能形容勇卫营士卒军将身上的那种气势。在茅元仪的眼中,勇卫营,无论是军将还是士卒,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一种让人不解的坚定与傲气。这种精神是茅元仪在其他的军队,甚至在一些军将的家丁身上都不曾见到过的气势。这种气势就像刚刚磨砥出来的宝剑,锋利而耀目。在茅元仪的眼中这些兵将虽然因为还没有经过实战的洗礼,身上还缺少百战雄兵那种铁血凶煞,但却已经有了强军的影子。他相信只要这只军队经过生死的淬炼,必然会成为一只傲视天下的强大部队。他想不明白,这只一直隶属于御马监,握在太监手中的军队,为什么会有如此迥异于大明其他军队的气质。

惊讶一个连着一个。茅元仪几乎放弃了一切其他的事情,在这两天的时间中努力的探究着这只队伍的秘密。

很快他便知道了,这个营的训练竟然不是其他部队的那种三日一操五日一练,而是一天数练,并且在训练科目也与其他队伍大不相同。开始时他还担心如此训练会士卒们难以承受或是心存怨恨,然而当他看到了营中一日三顿的伙食,以及每天傍晚时分的那些忠君爱国的宣讲时,茅元仪恍然大悟。这个勇卫营,正是用充足的伙食保证士卒的身体,用大量严格的训练保证士卒的技能,用那些宣讲来保证士卒的精神。

茅元仪看到这些,心中似乎有一团火被点燃。如果大明的军队都是这样,不,不用都是,只要有一半,三分之一,那还用为辽东的那些跳梁小丑担心


状态提示:第226章一声叹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