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洪荒之雷霆帝君>第114章伏羲出世孔宣收徒

此时,跪拜的人们都已起身,他们纷纷围到华胥氏的身旁,想要一睹这“将要成为人族圣人”的面貌,人们你拥我挤,非但没有看到,反而使周围变得更加拥挤。华胥氏的父亲见状,连忙出声道:“诸位,不要拥挤,万一挤到孩子怎么办?”他的语气中都带着一些笑意,可见其内心的喜悦。

这时,天边飞来一道身影,落到华胥氏的面前,人们见此皆面露戒备之意,华胥氏的父亲连忙将华胥氏和她的孩子拉到自己的身后,悄悄运转法力戒备着。这些小动作自然瞒不过眼前之人,只见他轻笑一声说道:“你们不必担心,本座乃雷府雷霆帝君亲传弟子,地府十殿阎罗之秦广王。”来人正是孔宣。

“雷府雷霆帝君的弟子,地府的秦广王”人们哪里见过有着这样身份的修士,这些都只在传说中啊!震惊之余人们连忙向其跪拜“拜见秦广王!”孔宣拂袖一挥,将在场众人全部扶起。人们感到自己不受控制的站起来,心中对孔宣的敬意又加重了几分。

孔宣对着面前的华胥氏说:“本座今日来此,是为收你的孩子为徒,不知你可愿意?”愿意,愿意”华胥氏连忙答应了,好似生怕孔宣反悔一般。孔宣又问道“此子可有名讳?”“还未曾有名讳”“这样,不如就唤作伏羲?”“谢秦广王赐名”华胥氏的答应,代表着人族伏羲的正式诞生!代表着伏羲正式成为孔宣的弟子!预示着人族将会在他的带领下逐渐走向昌盛繁荣!

转眼间数年过去了,在这数年的时间里,孔宣看着伏羲一点一点长大,,伏羲也开始从孔宣那里学习一些知识。伏羲在幼年时就已展露了他的天赋:还未踏入修行领域的伏羲就可过目不忘,甚至举一反十!伏羲的天赋大大加快了他的成长,他甚至将人族的所有道藏全部熟记于心,这些道藏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燧人氏三人带来的,伏羲诞生之时的异象早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再加上伏羲又被孔宣收为弟子,伏羲在人族之中可谓使出了名。

伏羲也没有愧对他的名声,自幼就展现出了他那非人的天赋。这年,伏羲开始修炼,只不过孔宣并未传授伏羲雷府的功法,而是传授了他另一部可以修炼到圣人境界的功法。此功法就是伏羲和女娲之前修炼的功法,只不过女娲成圣后,将其细微的修改了一番。

或许是重活一世的原因,伏羲自从修炼后,修为提升的很快。他的母亲华胥氏也因他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不仅各种灵果灵药无数,还有孔宣在一旁指导修炼,修为也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十年后,伏羲早已过黄口之龄,这年华胥氏的父亲陨落了,东凌部落之主的位置空了下来,

伏羲义无反顾的挑起了大旗,成为了东凌部落之主。伏羲成为部落之主,部落内族人们非但没有反对,相反他们十分支持伏羲,人们很是期待,在伏羲的带领下,未来的东陵部落会变成什么样。

伏羲自从成为部落之主后,尽职敬业的处理着部落内的各种事物,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孔宣的各种帮助。伏羲每日都忙于处理事务,以至于连修炼都放下了,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在他的辛苦努力下,颁发了一条条新的规矩,东陵部落也因此变得逐渐繁荣起来。他还在部落中推出了石屋、弓箭、刀、叉等各种生产生活工具,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另外伏羲的敏而好学、好问的性格也非常值得学习,因为年龄小,阅历不足的原因,一些事情他都要问孔宣,而孔宣自然是知无不答。孔宣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伏羲的安全,另外教他各种知识。

这日,伏羲又来问孔宣“师傅,为何部落内每年都有那么多的孩童夭折?有什么方法能够改变这种情况?”孔宣答道:“徒儿,凡事需要观察,你且仔细观察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会找到结果”这一次伏羲没有得到答案,不过伏羲并不生气,他知道师傅这么做一定有着他自己的原因。

于是,伏羲就开始思考,开始去探索此事。这件事情并不是小事,若是能将此事解决,部落中不会再有那么多夭折的孩子,族人的数量也会大大增加,族人增多了,无论是打猎还是其他,都会加速部落的发展。可是此事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不然在这么多年之中,早就被解决了。

伏羲没有气馁,他一次又一次的推演,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伏羲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了,此时距离他前去询问孔宣,已经过去了三年。伏羲得知,这些夭折的孩童的父母大都有血缘关系。找到原因后,伏羲就开始解决问题,他在部落中传达了一道命令“不准近亲成亲!”

这道规矩颁布下来后,人们都严格遵守此规矩,果然,在之后的几年中,东陵部落内夭折的孩童越来越少,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孩童早夭,但比起数年前,情况好了很多。伏羲终于将这一难题解决了,他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解决了困扰了人族千百年的问题,族人们都对他心悦诚服。

可以说刚开始时,族人们是对伏羲成长之后抱有期待,现在,族人们已经对他抱有期待。部落中族人的数量增加以后,伏羲又开始整顿,改革部落,东陵部落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昌盛繁荣,而伏羲的名声也开始自东陵部落向周围的其他部落流传,很快就名扬人族,人族之中都知道东陵部落出了一位大贤,将东陵部落变得十分昌盛繁


状态提示:第114章伏羲出世孔宣收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