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刘校尉的密奏可信否?”这次接话的是程知节。
“兵部尚书可以回答你的问题。”李二说着,看了一眼侯君集。
“兵部不久之前收到凉州守军传回来的急报,在诸位同僚进殿之前君集已向陛下禀报。”侯君集对着李二躬身作揖,然后看了众大臣一眼,不紧不慢道,“凉州守军传回来的急报中特别提到最近吐谷浑有不少巡逻队遭到伏击,至于何人所为,凉州守军也不清楚。如今听了刘校尉的密奏可得知,伏击吐谷浑巡逻队的人便是李在古所训练的新兵。”
“如此说来,李在古训练的新兵不但上了战场,且成功伏击敌人?”长孙无忌诧异中带着狐疑。
“正是如此!”接话的是李二,“李在古传回来的急报中,也将他带领新兵伏击吐谷浑巡逻队的事作了禀告。”
“李在古确实有手段,连公子哥都让他锻炼得能上战场杀敌。”长孙无忌呵呵一笑道。
他确认了自己的儿子没事,心情顿时舒畅开来。
“朕想着要不要记李在古一个功?”李二换了个坐姿道,“当然,参与伏击敌人的所有新老兵也要记功。只是,尔等方才认为李在古这个做法不妥当,若如此,朕唯有不给李在古记功。”
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人不由得掠过一抹尴尬之色。
李靖察觉到其他大臣的异样,便对李二说道:“陛下,李在古没有事先向朝廷禀报便带领新兵伏击敌人,确实有所不妥,但李在古带领的新兵成功伏击了敌人,且没有任何损伤,臣认为,陛下可让李在古功过相抵,既不追究其责任,也不记功。”
李靖提出这个建议后,却没有人附议。
不过,李靖已想到这个结果。
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有其他目的。
长孙无忌、房玄龄听了李靖的话,眉头略皱,相互对视一眼,总觉得李靖是话里有话。
很快,两人眼珠一转,想到了李靖的真正意思。
“陛下,臣认为右相言之有理!”长孙无忌脸带笑容道。
“臣附议!”房玄龄跟着说道。
尉迟敬德却沉思着,他还有疑问没有想清楚。
他不明白,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为何赞成李靖的建议。
若按照李靖的建议,李在古私自带领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去袭击吐谷浑巡逻队,非但没有过,反而有功了?
与尉迟敬德有一样想法的还有程知节,可他不像尉迟敬德沉默不语,他不禁出声道:“陛下,若李在古可以功过相抵,便等于肯定他私自带领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去袭击吐谷浑巡逻队是对的了。此先例一开,便会有其他人有样学样,先行后奏,岂不有悖常理?”
“程将军此言差矣!”房玄龄反对道,“李在古的做法,与常人怎能相提并论?李在古带领新兵伏击吐谷浑巡逻队,一是检验了新兵的训练结果与战斗能力,二是替大唐教训吐谷浑。如今李在古带领新兵成功伏击巡逻队,证明了新兵的训练是有效果,同时也教训了吐谷浑,使得新兵立了功,李在古自然能够功过相抵。”
程知节脸色一变,这房玄龄怎么回事?方才他明明反对李在古的做法,为何此时反而帮他说话?
尉迟敬德听了房玄龄后面那句话,恍然大悟。
“左相言之有理!”尉迟敬德急忙说道。
他说罢,用手肘碰了一下程知节。
程知节似乎意识到房玄龄是话里有话,便仔细想了想。
看到程知节没有出声反驳,李二似笑非笑道:“如此说来,诸位卿家都赞成李在古功过相抵?”
“臣赞成!”长孙无忌立即说道。
“臣附议!”房玄龄接着说道。
“臣也附议!”尉迟敬德跟着说道。
程知节似乎想明白了,迟疑了一下,也说道:“臣也附议!”
这些人方才还在担心他们儿子的安危,现在听到他们的儿子成功伏击敌人,并且没有损伤,还立了功,他们的态度立即改变。
李靖见状,嘴角微微扬起,掠过一抹不为人注意的得意笑容。
他的真正目的达到了。
他猜到自己提出让李在古功过相抵的建议,会得到其他大臣的赞同。
若直接建议圣上不要怪罪李在古,或许会有不少大臣反对,毕竟李在古将他们的儿子置于危险之中,但让李在古功过相抵,很多大臣便不会反对。
若大臣们反对李在古功过相抵,便等于反对李在古所取得的功劳。他们不承认李在古的功劳,也就等于不承认他们儿子的功劳,到时他们的儿子本应得到的功劳便没有了。
“好!”李二点头微笑道,“朕决定,李在古功过相抵,至于参与伏击吐谷浑巡逻队的老兵、新兵,都记一功!”
“陛下英明!”众大臣附和道。
李二轻轻干咳一声,表情严肃道:“李在古还有一件事启奏。”
众大臣随即齐齐看着李二,目光中带着疑问,还有几分期待。
“李在古奏请,希望朕答应他带领新兵去袭击吐谷浑的坨地山军营。”李二接着说道,“李在古告知朕,所有新兵士气高涨,都希望离开凉州之前,打一场大仗。诸位卿家认为朕该不该答应李在古此奏请?”
很多大臣的眉头皱了皱,这不是小事。
新兵虽然多次成功伏击巡逻队,但那是以多胜少,而袭击军营,是大战,新兵难以应对。
何况,直接袭击吐谷浑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