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日月永在>第二百九十四章:带不动的旧官僚
百姓日子挺好过活的,真跑下来体验一次基层,个中滋味也就只有自己才能知道了。

“去,把应天府尹召来。”

守在锦衣卫警戒线外的应天府尹陈绍早都急的满头汗水,看起来反倒比朱允炆这个干农活的皇帝还累。

能不累吗,心累啊。

看着朱允炆在那一锄头一锄头的翻地,陈绍都恨不得跑进去帮皇帝干,他还不如自己动手干呢。

现在好容易见朱允炆停了下来召见他,马上一路小跑的凑过来。

“臣见”

见礼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朱允炆抬手打断:“你这一身的穿红绛紫,贵气罗衫,就别见礼了。”

朱允炆身上可还穿着粗衣麻裤呢,他当然说的玩笑话,却把陈绍吓的差点哭出来,在那支支吾吾的手足无措。

“自己找个干净的地坐吧,朕找你问两句话。”

这会子陈绍哪里还有心情选地,也不管身后那平日里见到都皱眉的泥泞,直接一屁股盘腿坐下,等着朱允炆的下文。

“今天朕要是不来干一回农活,都不知道这老百姓平日里的活计那么累人。”

看着掌心里磨出的淡淡血丝,朱允炆叹了口气:“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朕一直没有太深的感悟,今日算是上了一堂生动的生活课,足以铭记一生了。”

“陛下心怀苍生,臣”

“朕跟你聊正事,你哪里来的那么多废话。”

朱允炆现在正一肚子感触呢,见陈绍还在这玩官僚那套的逢迎,当即气的一瞪眼:“你要是不想坐着回话,就跪着回话。”

就在陈绍身后坐着的解缙只觉忍俊不禁,这陈绍也是一点眼色没有,拍马屁都不会挑时候。

这要是换个位置,让杨士奇当这个应天府尹,人家绝对会顺着皇帝的话头,大肆感叹百姓的不易,这才能找到跟皇帝的共同话题,就这智商,这辈子也算是仕途到顶了。

“百姓是国家的基石,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咱们这个国家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地方的工作一定要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出发点,这是你们作为基层父母官的工作使命,而不是整天坐在明堂上,动不动就拍一下惊堂木,打这个杀威棒,打那个杀威棒的。”

朱允炆仰头看向天上的太阳,立春的阳光和煦,但也有了三分威力。

“现在朕和内阁定了五年计划,想要完成,终究到底还是发挥百姓的力量,不然光靠朕这个皇帝,靠你们这群官员,这天下几百万顷的田地怎么垦?

不依靠百姓,南京往西安的京道怎么修?长江的大堤怎么加固?

所以,你们要好好想想,怎么才能最大限度的鼓励百姓的积极性,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朕让内阁签了军令状,内阁也让你们签了军令状,完成的有赏,完不成的要罚,所以是百姓在为你们的加官进爵而努力,地方官员与百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百姓把计划完成了,你们就能升官,百姓如果不能把计划完成,你们就要撤职。

所以说,没有百姓,哪里有你们这些官呢?

你们要搞明白民和官的关系,要紧密的依靠人民群众,起好带头作用,朕不是要让你们这些知府啊、县令什么的跑到地里去耕地,但起码的宣传工作要做到吧。

结果你看看你们的工作都干的什么,整天就知道躺在府衙里吃吃喝喝吗?

五年计划不是终点,这五年完成了,咱们大明还会有下一个五年,我大明的强大,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广大百姓发扬‘愚公移山’的韧劲和进行艰苦的开创精神。

百姓没有文化,不懂的地方,需要你们这些基层的父母官进行宣传鼓劲,为百姓做一些简简单单,你们力所能及的帮助也就可以了。”

这年头大明的官啊,连动动嘴喊口号都不愿意。

懒成这个样子了,还能指望他们做啥?

陈绍只觉得听得云里雾里,朱允炆的话说的如此直白,他反而更是一个字没听懂。

按照他的想法,皇帝应该说一些阳春白雪之类的话,曲高和寡,站在云端上表态要如何云云,然后他夸皇帝一句高屋建瓴,爱民如子,大家起身拍拍屁股就走,这不完事了吗。

现在倒好,皇帝是真接地气啊。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怎么我们这些当官的,反倒要调头给黔首百姓服务了?

他们不种地他们吃啥!

哪怕心里一万个不理解,面上陈绍还是赶紧表态:“请陛下放心,臣都谨记于心,立刻进行相应的部署,一定会发挥百姓的力量,力争五年计划的全面功成。”

“这读圣贤书做的官,太飘了。”

朱允炆心里叹了口气,他一眼就能看出陈绍的神情有多空洞,因为那一抹一闪而过的不以为意,他记忆中见到的次数太多了。

古代的书生不接地气,读着诸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之类的话,出仕当官,他们跟基层完全就没有什么交集。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一个国家如果只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皇帝。

但是这个皇帝去领导谁呢。

他连条狗都领导不了的时候,还顶着皇帝这个词是不是就过于可笑了?

皇帝如此,官员亦然。

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塔尖之所以是塔尖,是因为有塔底的存在,等到塔底崩塌的时候,原先这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四章:带不动的旧官僚--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