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资本大唐>第一百四十七章 建造军校

那些官员杀了也是杀了,而且还会与世家大族闹僵,既然如此,还不如全都送到流求大岛上,用李愔的话说,应该叫做废物利用。估计那些官员看来,这种惩罚甚至比砍头更加残酷,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与岭南隔海相望的流求大岛,自然也都是瘴气横行的蛮荒之地,到那里也是九死一生,还不如在长安被一刀砍了痛快。

父子两人在谈笑之间,就已经决定了十几人的生死,充分的体现了权力的可怕『性』,但这也正是权力的诱人之处,因为每个有野心的人,都不甘心让别人决定自己的生死,所以才会拼命的向上爬,为的就是有一天,将生死掌握在自己手中。

处置完了这些人,李愔又请教了一下各个新政的推广进度,结果从李世民那里了解到,他献上的那几条新政,只有推广占城稻这一政策施行的十分顺利,在江南各道已经设立了不少的试行点,稻子也已经种下去了,听说长势良好,的确比原来的稻种长的要快,而且还十分耐旱,到时只要产量不低的离谱,大规模推广肯定不是问题。

至于另外的土地置换和粗种之法,则在推广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比如被处置那些官员的阻挠,不被广大农户接受等等,不过这些问题在新政推广之前,朝廷已经有预料到了,所以并没有气馁,一直加大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其中报名参加土地置换的人。已经超过了两万户,加在一起有近十万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冲着那十倍的良田去的。

相比土地置换的自愿『性』,粗种之法却带着很大的强迫『性』,只是这种强迫却不是某人或朝廷施加的,而是受到一种大势所趋的强迫。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外出做工,再加上一些贫穷农户被土地置换的新政给吸引到了辽东和高句丽。使得一些大户的土地无人租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若是不想土地荒芜。只得采用朝廷推广的粗种之法,因此业和之法的推广倒是比土地置换要简单的多。资本大唐147

李愔心中对大唐几项新政的施行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后,总算是放下心来。虽然遇到各种问题,但从整体来看,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当初自己献上的四条策略,现在只剩下那个广抓奴隶还没有施行,不过这个可就不只是朝廷的事了,他和程家等那些大奴隶贩子,才是这条策略的主要执行者,看来有时间得找程咬金等几个老家伙商量一下了。

新政的事情说完了,李愔总算有时间将军校的事提出来。李世民听后一拍脑袋。回到长安后,他就被李承乾和李泰两个儿子的破事缠着,之后又为西突厥和高昌的事伤脑筋,竟然把军校这么重要的事给抛在脑后,若不是李愔提醒。他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想起来?

“军校事关我大唐江山社稷的传承,为父竟然差点忘了,看来真的是老喽!”李世民『揉』着发涨的太阳『穴』,一脸苦笑的感叹道。

“父皇言重了,您正值壮年,哪里谈的上老字?”李愔急忙劝慰道。“况且前段时间事情太多,再加上国库空虚,实在不是开办军校的好时机。”

李世民听后点点头,拍拍李愔的肩膀说道:“六郎所言不错,军校不办则已,一办就要办出个样子,如此一来,花费肯定不少,刚好你又给国库搞来那么多的收入,再加上这段时间没什么大事,正是开办军校的好时机!”

看到李世民同意,李愔也松了口气。不过李世民显然是个急『性』子,在殿中来回走动两圈后,立刻派人将李靖、李孝恭两人都叫了过来。他们两人是是难得的帅才,只不过因为功劳太大,为了避嫌才解去军权,整天呆在家里太可惜了,而军校正是两人发挥余热的好地方。

等到李靖和李孝恭急匆匆的赶来,还没等他们从下喘口气呢,李世民就急不可耐的将军校的构想向两人讲了一遍。李孝恭听后倒不惊奇,因为他儿子李永已经向他说过军校的事,因此早有心理准备,而且他这么多年窝在家里,让他都感觉自己快要废了,现在能有个地方一展所长,倒也正合他的心愿,因此听后立刻大声称赞,同时表示自己也将全力支持,愿意进到军校中将自己所学传授出去。

相比李孝恭的早有准备,李靖却是第一次听说军校的事,因此听后在心中仔细了权衡了一番,考虑了一下军校出现对各方面所带来的影响,过了好一会儿才长吐了口气,一脸坚定的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军校事关我大唐千秋万代的传承,老臣就算是肝脑涂地,也要将军校办起来!”

“好!”李世民看到两个老将表态,也兴奋的拍案而起,转过桌子走到两人面前,双手用力的拍拍对方的肩膀,一脸真诚的说道:“『药』师兄、堂兄,当年你们二人在战场上浴血杀敌,帮朕打下了大唐的江山,今天朕将军校一事也全权将于你们,相信在你二人的联手下,肯定也能一举奠定保我大唐江山永固的基业!”

“臣等必效死力!”两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也都感动不已,共同抱拳行礼道。

李愔在旁边耐心的等这君臣三人表演完,然后李世民终于说到正题上,开始讨论开办军校的种种细节,这点在平壤城时,李愔已经和李世民讨论过,不过李孝恭和李靖两个在水城上纵横半生的老将听过之后,却又提出不少自己的建议,将整个军校的细节补充的更加完整。

军方的两个大佬都同意了学校的计划,细节也已经商讨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七章 建造军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