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神都锦绣>第六十八章 新安县男

李治心目中副使的人选就是程务忠,然李绩一句军中惯例,让他实在无法当众宣布,好在李绩本意也不是跟皇帝过不去,他只是把事情转了一圈又传回到皇帝那儿。

副使人选在李治看来并不重要,但是在宫外,围绕着副使人选,却有人开始了暗中争夺。

“夔国公”刘弘基听说儿子刘定远三样测试都通过了以后,马上派人叫回刘仁实,当面直接说:“仁实,你看可有法子将十一郎安排成使节?”

刘仁实摇摇头道:“使节应该没可能,‘武平堡军’的那个林运,身为文官,力压数百武人,必定会得到朝中全力支持,况且陛下也没理由反对。”

“不错”刘弘基赞同的说了一句,后又问:“那副使呢?”

刘仁实道:“也不容易,虽说没有特别出彩的人物,可是和十一郎条件相当的有好几个。”

刘弘基道:“嘿嘿,老夫还真没想到,各家有那么多人参与。”

刘仁实道:“孩儿以为,很多人同样看出陛下心意,不然很难说得通。”

“别人事与我刘家无关,先等等看吧,圣旨一天没下,一切都还是变数。”

刘弘基决定沉住气,先等一等再说。

谢岩有点烦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区区一个什么“军官援助团”的副使职位,竟然会有那么多人感兴趣,尤其当李绩把此事推给皇帝后,更多的人都以为,皇帝会询问谢岩的意思,于是乎,各种宴请,各种请托纷纷而来……

烦不胜烦之下,谢岩写了一封奏章,托还留在营地内没有离开的宫中内侍宦官转交给王伏胜,请他代为呈报皇帝。

今晚,李治没有在寝宫安歇,而是来到武媚居住的偏殿内,当聊到“军官援助团”的时候,他笑着说道:“那位谢岩校尉,觉得烦躁不安了,向朕请辞喽。”

“请辞?他要辞官?”武媚大为不解地问。

李治道:“差不多吧,他托王伏胜给朕上了一道奏章,称自己疲惫不堪,请求朕放归其于田园,并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自己不会忘记身为大唐臣子的本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此人这两句话可谓是大志向也,他是想告诉陛下,无论他在何处,都是心系大唐啊。”武媚道出自己的理解。

李治轻轻点了点头,道:“是啊,只可惜,此人似乎志不在朝堂,朕很难想的出来,他所在民间,能做些什么?难道说,朕无用人之德才?以致谢卿家不愿留下?”

武媚道:“陛下多虑了,妾身以为,王福来说的冯宝校尉那句话颇能代表一切。”

“哦,那一句?”

武媚道:“冯宝校尉曾说‘给我一块地,给天下一个惊喜’,妾身以为,谢校尉当也是如此想。”

“媚娘的意思是,当真给他‘一乡之地’?”李治问道。

武媚道:“陛下胸襟似海,区区一乡,当不在话下?”

李治明白了武媚意思,既然谢岩有意离开朝堂,那就不妨给他机会,或许真的可以有什么“惊喜”呢!

李治是舍不得啊!满朝文武几乎都是他老子李世民留下的,唯一有才又看得顺眼的谢岩还不愿意当官,怎么不让他郁闷呢?

“唉——”李治长长地叹息一声。

沉默良久后,李治道:“媚娘啊,你觉得在哪里给他弄个‘一乡之地’合适?”

武媚道:“只要距离‘长安’不远,妾身以为都可以。”

李治道:“谢卿家曾说在‘长安’和‘洛阳’两地间最合适,现在思来,他应该是早有此打算,即如此,不妨加以成全。”说完对王伏胜道:“你去内府查一下,看看两地间,还有哪些地方空着?”

谁知王伏胜动也没动,直接行礼道:“启禀陛下,‘长安’和‘洛阳’间,皇家拥地万顷,却多分布在各州县,最大一块不到百顷。”

李治一愣,问:“你怎会知道如此清楚?”

王伏胜道:“陛下登基以后,曾经做过统计,而且是奴婢亲自去办的。”

李治登时无语了。皇家都没有地,那还上哪找“一乡之地”啊。

武媚见李治一脸比较郁闷的样子,只好说道:“陛下,依妾身之见,若实在找不到地方,那干脆找一个县,划分一块给他得了。”

李治道:“如此,不合朝廷规矩,怕是反对者众,最后很难收拾。”

这不行那不行,到底怎么样才行呢?

最后还是武媚想到一事,开口道:“陛下,妾身想起一件往事,或许有用。”

“媚娘想到什么?不妨说来听听。”

武媚道:“妾身记得先帝曾说过,‘新安县’地广人稀,乃是一下县,且西连‘潼关’,东接‘洛阳’,境内多山,良田甚少,民生凋敝,可迁境内西部百姓于东安置,将西部与‘潼关’合并为军事隘口,东部直接并给‘洛阳’以安民,当时先帝的主张被魏征以‘扰民’给劝谏,后来先帝病时还有提过,可见,此事当可为之。”

李治问:“媚娘是说,将‘新安县’一分为二?”

武媚道:“正是此意,妾身记得,‘新安’山地占全县七成,只有东部靠‘洛阳’那三成,才有平地和良田,陛下不妨将那三成单独划出来,安个什么名义即可,此原为先帝之意,长孙太尉他们人人皆知,想来不至于反对吧。”

李治仔细考虑了一会儿道:“媚娘言之有理,如此一来,确实省去诸多麻烦。”

“妾身谢


状态提示:第六十八章 新安县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