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之钢铁狂潮>第826章 接战!巨舰大炮之巅峰(一)!

“第二攻击梯队通信中断!无法进行确认情报是否准确!”

通信官古板的报告声音回荡在“北卡莱罗纳号”的指挥室里,几位舰队司令面面相觑,飞利浦将军一时间竟拿不定主意---这种情况,他是第一次碰到,事先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金梅尔将军侧头看看南云忠一,日本人当即用蹩脚的英语沉声道:“应该不会错了!在附近海域,只有那一支支那海军的存在!而其新战舰必定非常显眼。电磁屏蔽的事情,是与支那作战中经常发生的。想必那一片空域的消息是很难正常传递回来!不过稍微耐心一点,相信应该有飞机报告!”

论跟中国作战的经验,日本人有十分的话语权,这点英美都要承认---人家那是用一百多万吨战舰和一百多万陆军、数千空军的代价换来的血的教训啊!这个时候,犯不上撒谎。

飞利浦中将被日本佬那种古怪发音的英语搞得耳朵眼发痒,很想说一句:“求求你们日本人行行好,不要糟蹋高贵的英语了,从你们嘴里说出来那叫什么玩意啊!”

但绅士就是绅士,骂人都不能当着面儿不是?皱了皱眉头,无奈的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不过这样一来的话,恐怕第一梯队战机的情况比较不妙!否则,中国人不会那么大胆的把战舰开出来挑衅!”

对于这种情况,日本人倒是早有提醒。基本上,跟中国空军对战,几乎没有偷袭的可能---天知道他们怎么把雷达弄上天去的,还到处都是的样子!那么正面进攻的话,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多倍的数量,多个波次的反复冲击,以多打少生生耗死他们。

不可否认,这样的战术很操蛋,损失惨重就不说了,英国眼下的糟糕情况。根本玩不起消耗战,也就财大气粗的美国能支持战损,不怕死的日本人舍得死人。

当然也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搞出更多更先进的战机,比如比对方飞的更快、火力更猛的飞机。可目前三国的所有飞行器加起来,竟挑不出一种能超过日本人情报中确定的那个高度。

美国海军最好的也就是f4u、p-40,快要研制成功的f6f和p47---这是英国人下的订单。而英国人自己的“喷火”和“飓风”性能也就那么回事,产量更跟不上,这些加起来。也都赶不上日本的“超级零战”!

也就是说,三国最好的飞机,都不如中国常规列装的第二代“飞鲨”,更不要说刚刚出现的飞鲨-e了。据说还有一种差不多的舰载机“虎鲨”,性能差相仿佛,都是他们目前难以超越的对手。

南云忠一一点也不打算给两位同盟留脸面,果断点头:“应该是没有指望了。所以其实我并不同意对他们的试探,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些!应该一开始。就正面进攻的,对支那。我们不需要讲那么多的国际公约。”

飞利浦中将的脸色再次变得不好看。整个行动计划是他主持的,本着大英帝国的脸面,他不想当那种偷偷摸摸阴人的败类,被人说出去多没脸。本来是想先给中国下一个“哀的美敦书”,然后对方肯定不同意啊!那就好办,直接上手开打。这多么名正言顺!

美国人也倾向于这样的意见,不过更支持制造摩擦,让对方先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于是浩浩荡荡的所谓“军事演习”之中策就摆出来,但又没有认同日本人反复强调的首发打击问题。直接就拍上去三百多架飞机。

他们眼中的下策,才是日本人提出的,不要任何借口,不要任何的试探,彻底的隐秘行动,小心运动到攻击距离后,以绝对之优势兵力猛然一击,干脆利落的打爆对方所有的兵备!为此,甚至可以做出部分牺牲,制造种种迷雾来迷惑敌方。

英国人和美国人都不支持这个方案,不管南云忠一怎么坚持都没有用,结果,现在大家都看到了?

飞利浦中将脸皮没那么厚,忍不住捏了捏拳头,硬着头皮道:“我选择相信前面的小伙子们,是能够克服暂时困难的。那么,既然中国人已经主动出现了,我们是不是也加快行动速度呢?”

金梅尔将军不参与具体的指挥,叼着烟斗冷眼旁观。

南云忠一当仁不让的用老资格的语气道:“应该那样做!我们必须假设,支那新主力舰拥有极其先进的武备,诸如在一百公里外就发起进攻的火箭,和超远程的舰炮等等!如果被他们在外围发起攻击的话,我们的损失会很大!因此,最好能全速逼进,全力一击!”

这还是他一开始提出的意见。

为了保证合作成功,日军毫不吝啬的拿出不少自己用巨大牺牲换来的经验教训。跟中国海军作战,第一不要选晚上,因为那样的情况下,自己这边跟瞎子一样,他们却有十分先进的雷达可以远远地看到并辅助射击。

这一条金梅尔将军代表美军表示赞成,1月份的那次羞辱刻骨铭心啊!

其次就是不要给对方游斗的机会,一旦进入战斗,除了航母提供源源不断的空中打击外,主力炮舰必须全速包围上去,尽可能的顶着打击进入主炮射程,然后以多打少,群殴致死!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给对方发挥优势的机会,群狼战术,乱拳打死老师傅!其中,不能少了牺牲战术!

战机,抵近发射鱼雷的轻型战舰,潜艇,这些都是可以牺牲的,为的是拖住对手,为主力舰提供攻击窗口。

这听上去,非常的悲壮啊!

英国人一开始是很


状态提示:第826章 接战!巨舰大炮之巅峰(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