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之钢铁狂潮>第664章 东海大战(二一)闪电风暴2

被远程大炮和轰炸机投弹弄成光秃的山头,在基本没啥高山的南部琉球异常醒目,粗壮的闪电劈下的那一刻,剧烈的闪光照耀的如同正午时分,将天空的yin翳和黑暗一扫而空!

山头上,九辆工程车临时拼凑而成的钢铁巨塔顶端,特斯拉发明的电能释放装置将下方巨型工程车的高能电池在一瞬间放空,埋进山头的百多个钢锥将大地电荷沟通后成为一个具有无穷潜力的电极,主动沟通天际,将压顶而来的乌云中孕育的亿万伏特强电流引发,继而形成威势无穷的闪电!

隔着一公里,那响亮的霹雳雷霆都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工兵营长禁不住伸直舌头,暗自庆幸他们得亏跑得快,这要是再耽误十分八分的,那闪电就能劈到他们头顶上,到时候还不得集体变成焦炭啊!

还得说配备的机械设施给力,要不然,怎么都不可能在两个小时之内建立起这样大的电塔!

第一道闪电劈下,浓密的云层中凝聚的水汽震动之下轰然洒落,好像巨大无比的水龙头被拧开了似的,“哗啦啦”倾盆大雨遮天蔽ri而来,霎那间将大地变成一片泽国!

闪电一开就不可收拾,每一道劈下,山头为核心的聚集电力就越发的充足,紧跟着吸引更多的电荷不断的坠下,一转眼,数不清的电弧从乌云之中争先恐后的窜出来,形成一道道粗如卡车的电蛇蜿蜒狂舞。不断的链接在半球型的顶部放电装置上,密集的时候。十几道甚至数十道电弧一起挂在上面,轰隆隆的巨响震得地面为之震颤,海浪都被震碎!

那闪亮的光芒灿烂如白昼,将方圆十几里地域照耀的一片通明,刺眼的光芒因为太过密集,以至于令人无法直视!

而整片的乌云好像被扯住了似的,近乎狂飙的涌动速度居然减慢了少许,尤其是孕育在其中的无穷能量更像是找到了发泄的口。轰轰隆隆的巨响中,化作无数道雷电不断的释放向地面!

同样,巨量的水汽被雷电影响超量的释放,那已经不能用暴雨来形容,简直就是亿万吨的水直接往地上砸!以山头为中心,宽达五公里的正面区域内,从高空到地面。那水流几乎是不间断的帘!仅仅一两分钟的功夫,平地里涌起无数条小溪,再有三五分钟就变成了河,十分钟后,简直是天河倒挂一般,足有半米深的水平地形成一片汪洋。如超级喷泉似的从高地往山沟往大海中呼隆隆的狂奔席卷,简直跟山洪暴发没什么两样!

工程兵们驱使车辆以最快的速度狂奔,但跑出去没有三五公里,就被雨水追上,十几吨甚至二三十吨的车辆在狂风暴雨之中脆弱的如同小船。无论多么先进的系统也无助他们清前面的道路,卫星导航信号也接受不到。

营长迫不得已的想要爬出去肉眼导航。结果刚刚打开盖,劈面一片雨水被风吹来,竟好像有人直接一脸盆泼过来似的,整个人和车舱内顿时湿透!他只好狼狈的关上,然后命令全队就近找个地方藏起来,至于能不能躲过去,听天由命!

雷鸣电闪,巨响动地,低矮的须久名山变成一根通明的光柱持久的闪耀,将上空的闪电和雨水全部扯下来,乌云过处,居然从中间劈开一条宽达五公里的稀疏地带!越过此地之后,洒下的雨水数量直线下滑,行过三十公里,已经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也就是二十分钟后,更南部的与座岳顶部,另一座电塔被点亮!倾盆大雨依样扯天联地的轰然洒下,剧烈的闪光把五公里外高地上的陆战队师部都照的通明,那巨大的光柱,透过雨幕都能的清清楚楚,如同万门大炮一起轰炸的声音听上去如同世界末ri,令人心惊胆战!

大雨临头,被极大削弱的锋面下,整个陆战师的力量都聚集在宽不到一公里的狭长地带上,沿着山头一直伸展到海边,弯弯曲曲的好像一条钢铁长龙匍匐在大地上。

全师两万多人全部缩在各自的装甲车辆中,或者一个个巨大的炮弹坑中,顶部盖着扯平的雨棚,边角都用尼龙绳索死死的固定住,才能免于被极度削弱的大风给卷走。

王海清从沉重的指挥车内往外张望,透过雨幕,借助闪电的亮光,隐约可以到,左右的低谷之中已经全部变成泽国,特别是西向流入大海的河,居然暴涨数倍,将他们搭建的渡桥彻底淹没,那钢铁板块构成的桥梁估计已经被洪水冲的不见踪影,隐约可见磨盘大的石头被冲的滚滚前行!

“天威无穷啊!比起来,人类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他由衷的赞叹一声,这样的力量,才真正是无

敌!自己的坦克大炮除了杀戮同类之外,实在算不得什么。

便是那些巨大的战列舰主炮又如何?充其量一下轰平半个小村庄,可这百年难遇的超级风暴带来的洪水,却可以轻松碾碎大地上的一切!

便是那无数的闪电,释放的电能只怕会将一座城市都烧成灰?!

同时,王海清又忍不住为自家掌握的科技力量感到自豪!环顾整个世界,又有谁能想得出,在这样的可怕天灾中,用如此手段生生撕开铁幕,辟出一条活路来?

如果不是有那神乎其技的超级电塔,引发云团雷暴和水汽的提前释放,恐怕自己这个陆战队师不管藏在什么地方,都不可避免的被冲进大海里去,变成鱼食!这样的天灾,是没地方躲的,大风估计连轻型坦克都能掀翻了!

好在,一切危机都被如此神奇手段给化解了,


状态提示:第664章 东海大战(二一)闪电风暴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