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逍遥岛主>第520章 全球灾难

弹道导弹的发射,向来被世界各国所高度重视,从巴拉望岛发射了一百多枚反卫星导弹时起,世界上有能力监测到弹道导弹发射的几个军事强国无不紧张万分,尤其是几乎是在巴拉望岛发射了不到二分钟后,米国便发射了数十枚导弹,尽管其中一些导弹在随后被米国方面给引爆或者是迫使其降落到了深海里。

只是紧随其后,巴拉望岛方面再次发射了19枚疑似弹道导弹后,太空中传来了一片导弹的爆炸光影,还是被几大军事强国给迅速的猜测到了什么。

而且通过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天朝、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军事强国,都无不震惊万分的发现一个让他们感觉惊恐的事实,米国方面肯定是误会了防务部,于是他们发射了核弹,只是发射后他们发现防务部的并非核弹,而是反卫星导弹,因为自始至终巴拉望岛方面发射的导弹都没有重返大气层,那就是说人家要打击的是米国在太空中的卫星。

在震惊于防务部居然拥有如此恐怖军事实力的同时,几大军事强国却是立即启动了本国的核威胁武器,同时将所有的战备状态提高到了最高等级,他们发现有3个弹道导弹正冲破大气层,向着地球上降落下来,并且速度越来越快,只是目前他们还猜测不到这三枚弹道导弹的攻击方位,哪怕是他们最快的计算,想要计算出这个情形下的准确数据也是极难的。毕竟时间太短了。

弹道导弹在重返大气层后,其速度可以达到8马赫以上,甚至有一些能够接近10马赫,这个世界上除了极少数的国家有能力幸运的拦截外,还真没几个国家能够拦得住。

不仅其他的国家担忧害怕,就连五角大楼内也是一片恐慌,在失去了所有能够联系的卫星后,他们只能够凭借着哈佛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太空上发生的一切,他们极其幸运的看到了太空中的一片核弹爆炸的风影。但他们同样看到了有三枚核弹被爆炸的冲击波给震偏了降落的方向,此时谁都说不清楚这三枚搭载着共计24枚当量10万吨w-76四型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到底会落到哪里去。

但所有观察到这次事情的人都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24枚核弹头,无论是落到哪里,都会给那里带来永久不可磨灭的灾难。尤其是落到人口密集的区域,那一定会带来数以万计甚至是百万计人员的死亡。

仅仅过了两分钟后,天朝、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甚至是米国自己都发射了大量的导弹来拦截这些仿佛落向他们的核弹头们,在进入大气层后,三枚核弹头立即分裂开来。24枚核弹头瞬间向着各自的目标飞了过去。只是没了制导,完全靠着惯性的核弹头。有如无头苍蝇一样满世界知飞。

可惜,最终成功拦下这些速度已经达到6马赫以上,甚至有的达到8马赫以上核弹头的只有天朝和米国,而且两大强国也仅仅拦截下来了一枚。

天朝可以说是相当幸运了,东南军区的战略导弹共计发射了超过1枚才拦下了这枚貌似降落目标为香港、深圳、澳门一带的核弹头,在约2.3万米左右的空中爆炸。虽然如此一样同样也会给下面的城市带来一定程度的核辐射,但总比直接在地面上爆炸来的危险小的多。并且还可以有后续的办法来治理。

米国人家有着先进的导弹自动防御系统,再加上他们有着海量的导弹。所以他们扑天盖地的导弹一通狂射后,终于让他们成功的拦下了两枚自己发射的核弹头,甚至拦截的高度还高了点,约在2.6万米左右的高空,用了数百枚导弹拦下了两枚。

但也仅仅是这样了,其余的21枚核弹头真正的发挥了他们的威力,终于让这个世界上再次尝试到了核弹的巨大破坏力。

扩散之后的核弹头,因为没了制导目标,受到任何的影响都会造成满世界的乱窜,哪怕是遭受到天空的强对流天气也会把他们吹偏数十甚至是数百、数千公里远,一切全都是靠着惯性和运气了。

泥轰大阪被一枚核弹头几乎给抹成了平地;废墟还没有清理完,但已经基本恢复了生活、生产状态的釜山同样未能幸免;刚刚独立不久的帕劳被一枚降落到附近海里一公里左右的核弹头给直接整的没了几个活人;落到太平洋上的3枚弹头,其中一枚居然好巧不巧的落到了正在逃跑的刚刚发射完了弹道导弹的米军俄亥俄级潜艇不到2公里,强烈的爆炸直接撕破了这艘还剩下8枚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让其沉到了冰冷的海岛。

亚洲方面最惨的还不是这些地方,而是新加坡。两枚核弹头,一枚居然落到了新加坡的市中心,另一枚落到了紧挨着新加坡的大马境内,强烈的爆炸当场便摧毁了新加坡市内的无数建筑,随即强烈的冲击波更是不知道撕碎了多少人的身体,两枚核弹头带走的人类生命绝对达到数以百万计,甚至就连米军基地内的那些米军大兵们也未能幸免,尽管他们也同样在雷达上发现有异常后,立即发射了导弹进行拦截,可惜他们的导弹显然是白费了。

在欧洲和西亚降落了7枚核弹头,幸亏的是四枚都落到了地中海的西部和大西洋,并且极其幸运的没有紧挨着任何岛屿,只有一艘货轮不幸被涉及沉没了。其余的三枚也相当的幸运,一枚落到了沙特的沙漠里,一枚落到了土耳其的山区,一枚落到了罗马尼亚的中部地区,都不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但其余的落在非洲、美洲


状态提示:第520章 全球灾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