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我的妖娆大明>第167章管理商贾的新思路
面临恶意隐瞒不报等诸多恶习。

然而,要将原本三十税一的极低税率突然提高太多也不现实,大家的抵触情绪必然会非常大,更会影响到申报的积极性。

所以徐钦先是放出风声,朝廷现在正在暗中商议推行十税一的新商税,以进一步“重农抑商”。大家一听当然慌了,马上找到徐钦,说大家愿意主动提高一些税率,但最多二十税一,否则大家吃饭都吃不上了。

徐大少当然知道他们是在夸大其词,这个年头的大宗生意,基本上都是暴利,就算是十税一,也不过就是百分之二十的营业税,比后世也高不了多少,甚至若真要算,或许还没有后世高。不过考虑到现实的接受程度,他还是“勉强同意”了这个二十一税一的提案,愿意为大家在朝中奔走。

然后又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其中大多数是有利于规范整个商业发展的,大家更是对他进一步感恩戴德。至于其中一小部分实则诛心的条款,绝大多数人也还没反应过来,而且就算是反应过来了,在面对整体有利的局面时,也不得不连带着燕窝把里面的死苍蝇给无视了。

“嗯,既然是主动加税,那朝廷若是不准,便是寒了大家的心。只是这样,会不会让那些小商贩吃了亏?最后变成与民夺利?”朱元璋先是装作为难,后半句则是真为难了。

不像那些长在深宫的太平皇帝,做过乞丐、和尚的朱元璋可是对现实社会门儿清。他很清楚,都是商贾,但小商贩和大商人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大商贾各个家财万贯都是侮辱的说法了,他们为了规范,为了自己的地位能得到最基本的承认,付出多一点点的税,不算什么。可对于那些小商贩来说,说不得全家人就靠这一门营生混个温饱,一天多几文钱的税,可能就会让人饿肚子,人一旦饿了肚子就容易闹事。

“陛下心忧万民福祉,乃天下之福!这一点臣也想过了,所以,这税率提升,暂时只在商会成员之中推行。当然了,为了鼓励更多的商贾主动参加商会,朝廷必然要制定一些新的规范和承认商人的律令,如此一来,大家自可量力而行,又可增加朝廷之岁入!”

徐钦这一招也算是为日后的釜底抽薪的铺垫之举!由于在事实上执行重农抑商的根本政策倾向,大明的律令虽然较前代有了极为明显的进步,可在商业和经济法领域仍是极度落后。可制度基础才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指引,一旦相关制度落后,甚至形成阻力,轻则事倍功半,重则就会像清末一般被人按在地上摩擦,当成反复收割的韭菜。

“此等自行选择之法倒是不错,可此例一开,商人逐利暂且不说,不劳而获之风一起,是否会让天下农人荒废耕作?这关乎社稷安危,不可不慎之又慎啊!”

显然,朱元璋还是心有顾虑,尤其是传承了数千年的统治哲学,也必然有其自身存在的逻辑。

华夏是农业文明,以农耕为本的文明本质是没有错的,统治者凡是以此为出发点,也完全没有问题。但一则是过高地估计了商业文化对农业文化的破坏,二则隐隐也是对商业产生的不安定因素有所顾忌,再加之华夏的中央集权程度较高,统治者一直将商人作为肥猪,采取养肥了再杀的策略,导致了商业文化一直处于一种艰难求存的境地。

不过朱元璋还是有些不同的,他的一大特质就是够务实,只要有充足的理由,其实要说服他并非不可能。只是前提是要你有机会慢慢跟他解释,而不是被直接拖出去砍成十八段。

“陛下所虑不错,这也是一直以来,天下之主共同面对的问题。未雨绸缪自然是好事,然而因噎废食就非智者所为了。一则行商之举可沟通有无,可让北疆的将士穿上苏松的棉布,吃上湖广的米粮,用上山西、河南、直隶,甚至是广东的刀枪甲兵。若是没有商人,苏松的棉布就只能堆积成山,而天下半数的百姓都要衣不蔽体;湖广的米粮会烂在地里,天下至少两成的百姓会饿肚子。故而商人并非是不是劳作,只是他们劳作的成果,不易被人发现而已。”


状态提示:第167章管理商贾的新思路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