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唐朝第一道士>第一百三十六章 又一年
气的。

“师傅,我这年岁越来越大了,现在再不努力学些东西,以后年纪大了,我怕记性不够好。”

钟文到还真不因为怕年纪大了,记性不够好。

其实他有着他自己的想法,一来是因为自己舅舅的事情,二来也是因为他想学成早点下山去闯江湖,三来嘛,当然也想做个名家名医什么的。

“唉”李道陵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难道要继续劝阻如此努力的弟子吗?那这不是打击弟子的自信心嘛。

钟文见着师傅没有啥事了,随既告辞离开,往着山林里纵去了。

又是时过一个月后,钟文父子二人,送着徐氏一家,返回二村。

经曾得利死亡事件之后,徐瑁一家,老实的有些不像话。

就连嫁给曾得利做妾室的那徐瑶,也被遣送回了娘家了,开始夹着尾巴做起人来了。

当那天,徐财见着钟文送着徐氏一家回到二村后,就开始紧闭大门,不敢迈出家门半步。

话说徐瑁一族几个男子,除了那徐达与徐钱被钟文废了双腿无法治好之外,其他几人,到是在这几个月把腿伤治好了。

至于那徐达以及徐钱二人嘛,这一辈子只能躺在床上过一辈子了。

徐瑁虽是二村村正,可当知道钟文这个大杀才再临二村之后,哪里还敢叫嚣,钟文真要是再打上他家门去,屠了他们一家,他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毕竟,他们家的最大的靠山曾得利,早已在几个月前中毒身亡了,没有了靠山,他们哪里还敢像以前一样,横行乡里的。

第二日清晨,徐瑁一家,用着牛车,驮着一百贯钱,来到徐氏家,说是要赔礼道歉。

徐氏一家哪敢收这二村村正家的赔偿钱啊。不过,钟文却是直接把这百贯铜钱直接搬进了徐氏家中。

有钱不要是傻子,更何况自己外祖母家穷的都没有一文铜钱了。

有了这一百贯的赔偿钱,以后这家中,也可以过得更好一些。

不过,钟文可没有这么大方,一百贯钱虽说是赔偿过来了,但这驮着铜钱过来的牛和车,被钟文强行留下来了。

徐瑁一家屁话都不敢放一句,一个劲的告饶,夹着尾巴离去。

至此,钟文估计那徐瑁一家,在这二村中,威信扫地,将不敢再随意欺负二村的村民们了。

事了之后,钟文父子二人在徐氏家中待了一天,返回家中,继续着他们每日的事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之间,脚步迈入到了贞观七年,公元六百三十三年。

在这几个月中,钟文每日里,忙进忙出,不是向李道陵讨教医术,就是去山林里辨认药草。

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学习请教,钟文不敢说自己的医术如何了得,但也算是可以治病救人的大夫了。

当然,这也仅限一些普通的病患,真要是一些疑难杂症,钟文估计也是束手无策。

学医,可不是靠他的记忆力,背一些医书,就能治疗所有的疾病似的,而是要靠临床实践,积累诸多的诊治经验,才能成为一名医术大家。

何为名医?你见过一个十几岁的小孩是名医吗?或者你见过一个二三十岁的医生是名医吗?

那基本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是中医,中医更是讲究经验积累,讲究辨症施治,讲究下药准确。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多一钱少一钱,都有可能加重病情,所以,这用药才是关键。

望闻问切,虽说是这中医诊病的基本,但只论述,不识药性开药方,那也是会说不会做。

而钟文他,着重点却是在药材上,望闻问切什么的,他到也学了个通透,但真要熟练,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以及更多的经验,才能更为精准。

学医是一门时间的学问,同样,也是一门经验的学问,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就如李道陵一样,医术学了几十年,用了几十年,自然也就能治病救人了。

可钟文却是不行,他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经验积累,才能有望成为一名医者。

不过,目前的钟文可没有过多的时间再去学什么医术了,因为,他的麻烦到来了。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六章 又一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