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宋青云路>第三十一章 入学考试

“你说,如果钟老先生知道他过去又回来,还会收他么?”顾青卓又问。

陆方谕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

他觉得吧,如果报考的人多,有得选择,钟翰声自然不会收这些墙头草;但报考的人少,不说收六十人,便是十个二十个都招不够,钟翰声为了不在载德书院面前丢太大的面子,忍着恶心也会把这些人收下,最多以后找借口把这些人开掉便是。

但这些话,他是不会跟顾青卓说的。

他发现,这人看起来一派天真,但问问题往往一针见血,极有针对性,不像是他自己不知道,反而像是考校陆方谕一般。这让陆方谕对他的身份怀疑起来。

“请问,考试的是在这里等么?”门口响起了敲门声。

陆方谕和顾青卓抬头一看,就见门口站着四个书生打扮的男子,十五六岁到二十来岁不等,显然也是来报考的。

“是的。”顾青卓看到这四个人,顿时高兴起来,站起来拱手道好,热情地请他们坐下,又自我介绍与他们互相认识。

这四人的到来像是启动了某个开关,之后便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人,有些是家人陪伴,有些则是几个同窗一起来的,最多的一伙竟然有十二人之多。很快这个屋子就坐不下,旁边几间屋子都坐满了人。

陆方谕不大喜欢跟人攀谈,他干脆拿出书来,坐在角落里看起书来。

倒是顾青卓交游广泛,每进来一个人,他都要上前跟人攀谈一阵,打听对方的来历,跟人说笑,忙得不亦乐乎。

“喂,你这人走路不看路的吗?”

“对不住,对不住。”

门口处传来了几声争执。

今日是来报考的,大家都不敢露出不堪的一面,唯恐让北山书院的先生觉得品行不好,直接被赶出去。所以门口的争执声并不大,而且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可听到熟悉的声音,陆方谕还是从书里抬起头来,朝门外看了一眼。等他收回视线时,正好对上顾青卓投来的目光。

陆方谕一顿,朝他微微颔首,便又低下头去,继续看自己的书。

如果他没听错的话,刚才道歉的那人应该是孟氏父子俩中的孟父。他的声音跟一般人不大一样,还略带外地口音,很容易辨析。

看到陆方谕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顾青卓挑了下眉,找了个借口跟身边人告辞,转身出了屋子。

没过多久,他就回来了,拍了拍陆方谕的肩膀,低声道:“姓孟的父子俩回来了,又递了身份文书报了名呢。”

陆方谕看他一眼,点点头:“正常。就算那边增加些名额,也轮不上他们。”载德书院是那么好进的么?

顾青卓一笑,叹道:“可惜他们看不透。”

“倒不是看不透,心存侥幸罢了。”

顾青卓深深看了陆方谕一眼,又看了看他手里拿的《周易》,道:“时辰快到了。”

“报名的有多少人了?”陆方谕问道。

顾青卓沉默了一下,看了陆方谕一眼,这才道:“到刚才为止七十六个。”

陆方谕点点头,把书本合上,放进书袋里,便安稳地坐在那里等着,没有再跟顾青卓说话。

顾青卓却没有像方才那样,离开去跟别人交际,而是站在陆方谕身边,也安安静静地等着——椅子早就没了,许多人都是站着等的。

不过没等多久,不一会儿外面就有人高叫着让大家出去,到院子里集中,之后就按报名的顺序点名安排考试座位。

陆方谕在第一考场,就排在顾青卓身后。

陆方谕上辈子从小考到大,对于考试完全不怯场,可在古代考试还是第一次,他对古代的试题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什么认知,这又关系到自己的未来,未免有些紧张。可待把试卷拿到手里,他的心就定了下来。

陆方谕在现代时因为专业的关系,对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都有所了解。到了这里以后,在打定主意要用科举挣前程的时候,他就搜寻了原主的相关记忆。

这是个从宋朝下来改变的架空时代,因此所有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都跟宋朝差不多,科举也如此。

宋代王安石提倡“通经致用”,宋神宁下令废除诗赋、帖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但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明朝则彻底废除了诗赋,专考经义,而且还规定八股文,导致读书人知识面至思想十分狭隘。

东宋的皇帝在宋制科举的基础上又作了改革。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科举考试的形式虽确定了下来,不再分明经科、进士科,所有取仕皆从进士科中来,但考试的内容却有变化。

现在是鸿宣三十九年,鸿宣皇帝是帖经、墨义、策问、经义、诗赋、算术都考,只是不同级别的考试有所侧重。

比如童生试中的县试,就经帖经、墨义为主,经义为辅,看看考生们是否通文墨、对四书五经及史书、律法的掌握程度如何。

府试则仍有帖经、墨义,不过题量减少,经义题增加,


状态提示:第三十一章 入学考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