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苍茫山下部落崛起>第四十六章:时至初冬

初秋,在部落内新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逐渐增多时,沧澜军经过几个月来的训练后,将视角再次移向了部落前方的大河。

沧澜部落一直都是东西两侧发展,这并非是正面的土地有限,反而面前土地更为平整辽阔些,但就是那一条危险的大河隔绝了蛮族人的探测。

沧澜军准备了无数长矛、尖竹,配合弓箭手,组成军阵,一点点的清洗了河边出没的魔兽群,这无疑让吱吱和青爪隼王都高兴不已,因为魔核一般都是喂给它俩,也是为了让它们能更快的晋级。

随着在克莱夫、奥德森、白羽、奥韦托、鼠牙这五人的带领下,大河内展开了长达一个月的水兽清理。

终于让这块区域再也没有具有攻击性的水系魔兽,但沧澜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几乎每天都有人受伤,严重的甚至死亡,因为魔兽始终能释放出他们强力的天赋魔法,以现在沧澜军大多二纹的实力,还是抵挡不住的。

因此蛮人的活动范围再次得以扩展,一整片土地终于可以使用,牧场、农田逐渐覆盖了整片土地。

如此,整个蛮族在入冬前的活动范围已然非常广阔了。

部落东面山上梯田层层迭起,山下仍是广袤农田,一条石板水泥大道贯穿过去,链接东河岸边,一些水边屋子林立,专门用来放置渔网与捕鱼工具,河流下游的森林里则建造了四个狩猎小屋,几条小路链接过来,成为运输人员的快捷路径。

而东河中间则不知何时修建起的一座木桥,遥望过去,河对岸的农田也照样有不小规模了。

东河岸边也还有一大片的平地和几个高大建筑,这里是部落专门采沙造砖之地。

部落西边更为广阔,最近西侧大山的半山腰上是一整片整齐的果林,半山腰下的树木则全部被砍伐挖去,改成也蔬菜园,虽然品种只有野菜、山椒等,但种植范围却还是不小。

山下则全是土豆地,在开始打霜前已经收获了一轮,产量极多,个头很大。加上香美的口感,无疑成为部落又一极受欢迎的主食。

山下出现两条石板路分支,最近的连到黑山岭,这里早已被变得面目全非,部落劳工所需工具、沧澜军所需武器、军备所所需研究制品,让这里的规模一天比一天扩大。

加上砖瓦的广泛应用,这打铁处的房子也重新修建,如今黑山岭下一层一层的整齐有序的打铁铺至少有二十座,小型高炉建得更多,因为技术问题,高炉用十来次都会因炉渣问题而废弃,所有这里高炉完全成为消耗品。但原材料极为丰富的沧澜部落完全耗得起,所以基本上高炉都一边推倒重建一边反复使用着。

地表的铁矿、煤矿也已经挖得差不多,也已经修建出了四五个矿洞,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负责采矿的几乎全是狗头人,他们在黑暗的环境有着超强的视力,为打铁所需源源不断的挖出矿物来。

此时小雪盖下,整个黑山岭仍在不停发出咚咚敲敲的声音,这是因为整个部落对于铁的需求的急速扩大,让这里即便入冬下雪仍在忙碌不停。

西面另一条岔路过去,路上森林已被平整,照样开垦出广袤的田地。石板路的末端则又是一岔路,链接最近的地方是石灰场地,九座石灰窑因城墙修建需要也还在使用着,正烧着浓浓的黑烟来。

岔路另一方尽头则是曾经的白羽部落那里,已经被规划出一大片整齐的果园,周围森林也并没有砍伐,反而又修建了几座狩猎小屋,成为打猎人员的又一主要场地。

部落正前方已经没有那些高大的森林,全部砍伐一空,一条石板路分隔开来,左面是大片的田地,右边则是数个牧场,不仅放养着了近300的驼兽,还将捕获的百余山羊、野马养育在这里,甚至还有专门为白犀、火纹鼠专门栖息的地方。

回到部落,这里离第一座房子的修建已经过了四个月,从建筑上看已经脱离野人习性。

在山上,曾经是竹林的那块地方已经平整出来,不仅有三个宽阔的训练场,周围上下还修建了专门的军营住所,甚至还有几栋教室。

旁边的一墙之隔的地方,各种杂乱的材料堆放一起,各种稀奇古怪的木制品到处摆放,旁边几栋三层“大楼”内的小房间内,到处是些兽皮图纸,房子旁边还建起了几座高炉。

显然这里就里新的军备所了,部落对工具又一轮的渴求,加上亚伦一不小心研究出了独轮车后,“民用”型工具成为四长老等“研究人员”的又一重心,几个月来,在亚伦的点拨下,民用类,筷子、竹节水壶、竹杯、铁藜、锅铲、铁钉、镰刀、木榫结构房门等等都已经普及到部落内。

军用类则更加突出,弩箭早就研制了出来,但是不管怎么设计,其威力是完全不及反曲弓的,甚至在蛮人超强的臂力及箭术下,连射速都不占太大优势。

但亚伦让其设计出来并不是为了反向操作,而是有着更深远的目的,一是为了给予狗头人这种细胳膊的兽人远程装备,配合火纹鼠组建新的兵种;二是为了更深一步,研制出“掷弹弩”来,加宽槽道,刨出半圆形弹道,用松树脂磨滑,配上装有兽油的竹筒,就是一个单兵型十字弩发射器。

这也是曾经豺狼人首领之死给予亚伦对这种武器的设想,哪怕实力再高,武力再强,被油泼到,一点燃下不死也得脱层皮。

在沧澜军狩猎魔兽的实战中也大大证明了这个武器


状态提示:第四十六章:时至初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