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村里种植的规模太大了,所以二月底杨小三就引进了一批枣树苗子。村里一面儿挖坑,一面种树、挖烂泥滩,瞬间村里人不够用了。

刘书记很发愁。

平时他愁村儿里嘴多,大家吃不饱,现在居然发愁人手似乎不够用了。

谭书记也是满脸愁容,道:“咱们不能再雇人了,仓库里粮食不够。”

“养这么多兔子,母兔子生崽子不可能不给粮食的。”

“杨小三儿,你说咋整?”

刘书记这几天嘴上都起水泡了。先是被董宝顺那么一怼,然后遭到赵兴邦的批评,加上现在村里的困境,不上火才怪了。

杨小三都成了村里的智囊了,遇到点儿麻烦就要找他,就不能动动脑子吗。

杨小三根本不觉得有啥问题,道:“先可着二类山坡地种呗。”

“以后山坡上的地方慢慢弄,又不是非要春天种树,夏天、秋天、冬天都也可以好吧。”

刘书记瞪了我一眼,道:“那不是开春儿种树爱活吗。”

杨小三笑道:“不追求啥一步到位啊。”

谭会计也乐了,道:“是啊,咋俩有点儿钻牛角尖儿了。”

随后,村里进行了工作岗位调整,重心则是挖掘西河沟烂泥滩。

不对,这个时候已经不叫西河沟子了,而是听了杨小三的意见,改叫月亮湾。

本来,这些鱼杨小三是可以挂到商城里的,但是老孙和刘书记说好了,这些鱼全部被县里订下了。

杨小三忍不住想打人!

县里不是有水产公司吗,至于手伸的这么长吗?

埋怨也没用了。

不过,杨小三还是得到了一些东西,就是少量的河蚌和很多螺蛳。

母亲见杨小三弄回来的东西,唠叨道:“这玩意儿不好吃,都是泥。”

“河蚌根本嚼不动,炖了腥气吧唧的。”

杨小三笑着道:“那是你不会吃。”

其实,想要螺蛳吐泥快一些,这边儿会把黄荆折一些放到盆子里。但是,现在刚开春,犄角旮旯都看不到绿草呢,带叶儿的黄荆更不用想了。

但是,螺蛳杨小三肯定不会放弃的,以后这玩意儿死贵死贵的,尤其是2005年以后,他基本没吃过了。

螺蛳吐了三天泥,杨小三想用父亲的大洋剪子剪螺蛳的后尾巴,但是后来让机器人代劳了。其实,后面的尾巴不剪掉也可以,但是就没法着吃了。

杨小三觉得螺蛳就要炒的辣一点儿,然后当小零食一样着吃。

商城里的河蚌和螺蛳居然不好卖,或者说根本没人要。这就让杨小三很纠结了,那可不是很少的东西,这让人如何是好。

但是,很快他就笑了。

因为有人在下面留言了。

“店家疯了吗,这破玩意儿能吃吗?”

“全是细菌和寄生虫,你想害死我?”

诸如此类的评论近似于刷频了,这些都是杨小三的铁杆儿粉丝,都是衣食父母的存在,所以他有必要伺候他们。

杨小三发了一个声明,道:“这可是难得的美味,朕可是好心好意与你们分享的。即然大家不识货,我有必要展示一下炒螺蛳的魅力。等会儿我会免费上架炒田螺,但是每人仅能领取一份儿。”

所以,杨小三一个人剪螺蛳尾巴肯定不行的,当然是要机器人全体动手了。

全家除了小圆,其他人都去种树了,当然没有任何曝光的顾虑了。

村儿里是北方的小山村,九几年都还很少有人吃螺蛳,尤其是土生土长的村民。但是,村儿里有一批广西媳妇,她们很喜欢炒辣螺蛳。

可是那时候北方人不怎么吃辣,而炒螺蛳又都是辣的,所以北方人更不喜欢了。

炒辣螺蛳配料很简单,即:辣椒、花椒、八角,香叶和肉桂没有也可以,但是葱姜蒜必须要有。

杨小三喜欢猪油炒的辣螺蛳,所以商城各位必须遵从他的口味了。

油烧热,加入调料炒香,然后是葱姜蒜入锅过油,出了香味儿放点酱油烹出香味,再将螺蛳全部倒入,加盐翻炒。

老配方,老味道!

杨小三自己先美滋滋的吃了几个,然后全部挂到了商城里,并设定每个账号限领一杯。

商城里应该会有人尝,若是有人买活螺蛳可以看注释的制作方法自己做,杨小三可没想过全部炒好了再卖。

中午,爷爷一进院就喊道:“我三孙儿又弄啥还吃的,忒香,爷爷晌午要在你们家吃了。”

杨小三早就准备好了洗脸水,道:“爷,你赶紧洗手洗脸,我炒的是你说不好吃的蛤乐子。”

爷爷三两下洗了手和脸,看见了在灶台上三大盆子炒辣螺蛳,道:“还真是这个的香味儿。”

杨小三递给爷爷一根针,道:“爷,你尝尝,有点儿辣。”

这时,其他人也陆续洗完手了,跟着来到了厢房堂屋,顿时本来就小的堂屋显得特别拥挤。

杨小三喊道:“大伯,给你们家一盆子,我们这儿忒挤。”

爷爷已经吃了一个,吧嗒着味道,道:“还真别说,味儿还真挺好,可是个下酒的好菜。”

“老大,你端一盆子吧。”

“我们三儿就是大度。”

爷爷一点儿不客气,端着一盆子就走,道:“爷不在弄你们家吃,有这个炒蛤乐子就着,晌午你奶不用炒菜了。”

母亲则道:“爸,要我说你们两口子别费事做饭了,直接在我们家吃得了。”

大伯不干了,道:“那可


状态提示:142.炒田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