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承德围棋故事>第六百四十章、围联争霸(26)

背定式居多,因为你照本宣科,我可能也是那样。

背诵布局就有风险,你的对手不一定会配合;甚至他很可能不懂,直接跟你胡来。

胡来本来不应该有好结果,但问题是我背诵高手布局,却并没有掌握到高手的精髓啊?

往往我并不能惩罚你的胡作非为,反而我自己吃了不小的亏!

这些李铁如经历的太多太多了,他的前半盘不好,不如说是力量有欠缺。

那是另一个问题,按下不提。

好歹因为有这么个不太好的办法,下围棋前面还能节省一点时间和精力。

打桥牌就没办法照此办理了,每一副牌你都只能依靠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要争夺定约,是不是要进局、冲击满贯什么的,都没有什么大师预先能够帮你提供经验。

所有一切叫牌、打牌,都只能靠你自己,你的牌力强,失误就会少;就算世界级高手也是这样的。

不同的在于,水平高的选手,通常本身体力也非常好。

而李铁如无论下围棋还是打桥牌,人们不必很担心他的水平,他的比较弱的体力,确实是他的一个明显弱点。

而且,这一点本来就要算在本身实力之内,所以他的评价就比本身水平略低一些。

李亚峰努力做最后的尝试:“你不能都少算或者不算吗?”

“不行。”李铁如斩钉截铁地反对:“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直接搬出了兵书原话。

算计多的就胜利,算计少的就不能胜利,不算计的呢死路一条。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计篇》)

孙子说的是开战前就预计能够取胜,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计不能取胜,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条件不足。筹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筹划疏漏,条件不足就会失败,更何况不作筹划,毫无条件呢?

我们根据这些观察,谁胜谁负就显而易见了。

李亚峰在学校的有余暇时间,总是研究鬼谷子的“无字天书”;而李铁如不是钻研老子(道德经)就是看庄子,再不然就是学习“孙子兵法”。

李刚曾笑言,铁如你这就是“老庄孙子”。

具体再说说,意思是说拉开战斗序幕之前,就已“庙算“(古时战前君主在宗庙里举行仪式,商讨作战计划)周密,充分估量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开战之后就往往会取得胜利;拉开战斗序幕之前,没能进行周密“庙算“,很少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开战之后就往往会失败。

筹划周密就能取胜;筹划疏漏就会失败,更何况不作筹划,毫无条件呢?

我们根据这些观察,谁胜谁负就显而易见了。

可见事前智慧的谋略在战争中是何等的重要。

人生也一样,因为人活着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

在处理问题时,智慧越多,处理得越好。凡事不动脑筋先想一想,在没有充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情况下就莽撞行事,必然碰壁。

所以古人云:凡事应三思而后行。

《孙子兵法》是中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和宫本武藏《五轮书》),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

其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可能包括孙武后学弟子们写作的内容,也可能有很多篇已佚失),但司马迁《史记》亦有记载“(孙武)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

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一般称《孙子兵法》都是说有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三大兵书之一,而且最享大名的。

李亚峰被他噎得要哑口无言,最后没辙了,只好再使出转移大法问道:“你知道庙算是哪两个字吗?”

李铁如说:“知道啊,就是庙宇的庙,计算的算。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庙?”

李亚峰暗喜说:“你还以为是奇妙的妙呢吧?”

李铁如点点头承认:“是阿,这样解释不就明白了吗?”

“切,”李亚峰嗤笑,“你以为古人的想法都跟你一样吗?”

李铁如一呆,不由得问:“嗯,什么意思?”

李亚峰暗笑道:“古代人与现代人怎么可能完全一样呢?那时候的庙算就是庙算,就是打仗之前,在祖宗家庙里面,君臣一大帮人开大会,全面具体讨论,研究所有敌我情报,讨论到底是不是进行战争。”

李铁如恍然大悟地说:“噢,原来是这样啊。那么所说的神机妙算也是以讹传讹了?你对历史研究得真是不错。”

李亚峰暗自好笑,这些他是在李铁如的那本“孙子兵法”的正文后面注释译文里面看到的,而李铁如基本不去翻看那部分。

这样耍心眼赢回一阵,只是令他情绪稍缓和一些,并不能令他满足。

前面的那问题还在,他没办法欺骗自己。

于是


状态提示:第六百四十章、围联争霸(2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