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159章 生产重心的调整

孙大海假装低头看报纸,随后感觉会议冷场了,大家都默不做声地看着自己。他只好无奈地放下报纸,睁着大眼睛看向众人,眼神儿显得特无辜。

孙卫国干咳一声,说道“大海,这又是你的主意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孙大海被爸爸直接点名,再也不能躲到一旁装鹌鹑了。

孙大海只好回答“我有次在黄爷爷家,听他和严秘书闲谈一些工作中的事情。他说按照国家的规划,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特点,以后城市会越修越大。

尤其是像首都、沪城这样的特大城市,逐渐会吞噬周边的农村,使之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由于城市的扩大,属于本地的农田和农民会越来越少。但人口大量集中,使得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提高。

这个矛盾,就是农业部今后工作中的长期重点。部里必须要做好整体规划,在城市周边,形成几个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农业基地,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

同时要全国一盘棋,集中优势资源,建成几个特大型研产销一体化的专项农产品生产基地,供应全国的需求。”

孙大海说得累了,自己喝了口水。

黄菲菲想了想,说“大海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做好首都现有生产企业外迁的准备”

孙大海回答“我问过黄爷爷,他说咱们现在的生产规模、占地面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都还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即便以后城市化发展,到了钱家川村,咱们的企业正常生产也没有大的问题。实在不成,就以种猪场为主,成为以研究实验为主要目标的种猪实验场。

但是,大规模的生猪生产,却不适合在城市范围内进行。一来是土地成本太高,二来是对环境的污染太严重。

所以,当二舅提出在龙省开建分厂时,给了我一个提示我们为什么不把大规模生产放到外面去呢。人工成本低,土地面积大,地方上还非常支持。”

孙大海话说到这个份上,认为足够透彻了,于是就此停住。后面的情况,让大家自己去推演。

朱大帅是在场所有人中,对养猪以及养猪场运作最专业的。

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兴奋地一拍大腿,大声说“好主意以后,首都这里主要做研究,优化猪种、提高肉料比和抗疾病能力,外加对养殖技术进行改良和提高。

生猪的生产以及出口罐头的生产,集中到龙省去。这就是优势互补,非常好。只要今后我们能保证运输的通畅,生产成本反而会大大降低。”

朱大帅越说越兴奋,说到后面,他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

“大海,我是后来进公司的,总听大家说,你非常聪明懂事,总能出一些对公司非常有用的主意。

我一开始还不重视,以为大家只是说说而已,鼓励一下你这种参与公司工作的精神。现在才明白,你真是一个商业小天才呀。”

朱大帅也会恭维人孙大海感觉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天才就天才,你加什么定语呀除了商业,别的方面我就不是天才了还“小”,我前后两世加起来,比你可大多了

孙大海心里疯狂吐槽,脸上却挂着羞涩的笑,说“朱大叔,您过奖了,我愧不敢当。”

“可这样一来,对公司出口创汇,还是有影响的。市里要求我们一年一个台阶,扩大出口规模,我们可就做不到了。”陈锋不无顾虑地说。

他现在虽然到了妆点生活,但他给黄菲菲当了一年助理,对食为天的情况很是了解。

李小龙也点点头,作为负责罐头生产和出口的天海肉联厂厂长,同时也是中方负责人。对于出口创汇的完成情况,他才是真正首当其冲、直面市里压力的人。

黄菲菲说“短时间不用担心,对于市里来说,我们只是出口总量不再增加,又不是减少出口。”

“能不能在出口统计上做一些调整,把龙省出口总量中的一部分,统计到首都这边”孙卫国在部委中工作了多年,自然知道应付上级要求的一些小窍门。

孙大海想了想,问李小龙“小舅,按照现在的产量,明年全年可以完成多少出口任务”

“我们最合理的年产量是十二万到十五万箱,完成创汇一百六十万到一百九十万美元。

如果全力保证出口的话,明年可以完成二十万箱以上的罐头生产,大概可以完成二百二十万到二百六十万美元的出口任务。

只不过这样生产,会造成肉源的浪费,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实际成本会增加不少,降低了利润。”

孙大海又问“竹编厂那边的年产量如何”

竹编厂是方颖在管理,陈锋刚想回答,忽然想起方大同也在场,所以赶紧闭上了嘴。

方大同瞪了陈锋一眼。然后回答“今年竹编厂正式开始运转,还没有完全磨合到位,所以今年的产量大概是六万个。

不过小颖说了,她正琢磨怎么把黄总教给她的什么流水法运用到了生产上,已经有了点眉目,估计明年起,每月最少可以生产二万个。”

黄菲菲补充道“是流水线生产模式。方颖想提高竹编厂的工作效率,向我请教。我就把泰勒博士发明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教给了她,并给了她两本相关的书,让她有空的时候研究一下。”

孙卫国说“不错,遇到问题肯懂脑筋,知道向别人虚心求教,小颖不错。菲菲在繁忙地工作中,还能耐心教导别人,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你也做


状态提示:第159章 生产重心的调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