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10章 人生已多风雨(下)

俺叫魏淑芬,女,29岁,至今未婚……

串词了……

我叫李翠凤,女,25岁,马上要结婚……

李翠凤是个农村姑娘,家中几代都在地主家做长工。感谢华夏的解放,使她家摆脱了被剥削和压迫的宿命,从此站了起来。

作为村里,乡里,甚至周围几个乡镇中第一名首都大学的毕业生,李翠凤需要感谢的人很多,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父母与兄弟,更要感谢姜老师,哦,现在称她为“姜阿姨”,再过三个月,就要叫“妈妈”了。

第一次见到姜老师,还是首都刚刚解放的时候。那年,李翠凤年满6岁……

姜秀萍,岛青人,幼年时父母双亡,被一女中校校任职。1938年初,倭军占领岛青,此时姜秀萍的养母已经去世。她与学校几名进步的青年教师联络,一起去往革命圣地安延,参加了革命。

两年后,由于她表现出色,本人年轻,文化政治理论水平较高,又有丰富的革命经验,被推荐进了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进修,并分到了高级班(第一班)。学习期间,姜秀萍与同班的孙承相识,相爱,并结婚生子。

1949年首都解放后,姜秀萍带着两个儿子留在首都,照顾公婆。她加入刚成立的首都教育局,并勇挑重担,组织工作队下乡开展扫盲工作。姜秀萍选中的第一个下乡地点,是北郊的西北旺乡,这里离城较近,交通便利,适合工作队开展工作。工作队的成员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分头进入各村进行宣传。

姜秀萍来到了分配给她的钱家川村。在村长的介绍下,她来到村长的堂弟李文家中,开始第一次工作。

李文有四个孩子,老三李翠凤是女孩,其余是男孩,这些孩子从大到小,每人间隔3岁,很是齐整。

姜秀萍的工作一个是说服李文夫妇,参加在村里即将开始的扫盲班,还有一个是劝说李文夫妇,在明年送适龄的李大龙、李二龙和老三李翠凤,去乡里正在建的学校上学。

李文是个有趣的人。他自小就是长工,不识字,但他有空时最喜欢听评书。他很仰慕评书中描述的那些身着长衫,满腹经纶的文人。所以原本没有大名的他,在解放后进行的人口土地登记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文”。

姜秀萍很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工作目标。李文不仅同意参加扫盲班,而且还主动配合姜秀萍向其他乡亲做工作。但第二个目标却遇到了点麻烦。李文很开通,他并不重男轻女,愿意让所有的孩子都上学,钱家川村距离乡里也不远,只有几里的平路。但就如同现在的贫困地区,在推广义务教育时遇到的问题一样,能吃饱饭,才是村民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李文家同样如此。钱家川村在百望山的山脚下,半山半平地,地产并不丰厚。李文家两口子种地; 12岁的老大李大龙帮他们打下手;9岁的老二李二龙和6岁的老三李翠凤,一边照顾3岁的弟弟李小龙(原本叫李四龙,几年后因为李文夫妇不再要孩子了,又觉得四龙不好听,所以改名为李小龙),一边在家烧水做饭,还经常去外面挖野菜,摘野果,捕鸟捞鱼抓兔子,时不时的贴补家里。

如果明年三个大孩子都去上学,李文夫妇带着最小的孩子,再下地干活,恐怕很难养活的了全家,而且农忙时肯定也忙不过来。这个问题李文无力解决,同时也是在整个农村工作中,都要面临的问题。姜秀萍仔细思考后,把问题提交到了局里,并提出自己设想的解决方法。她建议恢复并改良农忙假;采取更加灵活和务实的策略,合理安排农村学生的上学时间与授课方式;在扫盲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成人业余教育等多项内容。局里经过数次讨论,在多方咨询与论证后,完善了姜秀萍提出的建议,上交到了教育部。部里很快下文,要求局里开展试点工作。

姜秀萍当仁不让地参加到了试点工作中。她时隔数月,再次回到钱家川村,率先解决了李文家的学习问题。老大李大龙,年龄已经过了最佳学习阶段,并且自己也希望能尽快帮家里干活,所以姜秀萍安排他进了扫盲班学习(后来在弟弟妹妹纷纷上学取得文凭的刺激下,自己也念完了小学的课程)。老二李二龙上到初中毕业,因为乡里只有小学和初中,他不愿继续进城读高中,就回家务农。老三李翠凤最厉害,一直念到大学毕业。高中她是住在姜老师家(孙家宅子)的,和孙卫国一同学习成长,情投意合,后来两人结为夫妇。老四李小龙出生月份小,上学晚了一年,正好在姐姐考上大学开始住校时,他考上了城里的高中。李小龙同样住进孙家并念完了高中,毕业后与同样高考失败的好伙伴孙卫民,一起参军了。

姜老师以西北旺乡为中心,开展农村教育试点工作。随着不断取得的成绩,局里加大了对她支持的力度。她增加了人手,拉来了郑子芸,逐渐扩大了试点范围。她们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就连刚出生的女儿都无法亲自照顾,只能送到托儿所。

天道酬勤,在她们不懈努力下,在试点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果时,她们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荣誉。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地肯定与接见后,她们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试点工作不断推进,直到1966年,时局混乱,工作才停止。

…………………………

下班了的李翠凤,匆匆来到家里。她和正在家做饭


状态提示:第10章 人生已多风雨(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