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国战隼>第053章 这不公平

每一年的下半年都是部队训练演练集中的阶段,上半年把基础训练都搞了,到了下半年就开始上战术训练、协同演练甚至演习,等等。

具体到二师,白天飞战斗特技,夜里搞夜航,绝对符合一线全训部队的风格。哪怕住在营区里孩子也难得见着爸爸,为什么,正是因为常年的高强度飞行。

李战已经有强烈的感觉——今年全师飞行员的平均飞行小时肯定会超出二百小时不少。他已经开始盘算着一年拉杆费有多少了。

二师上上下下彻底没有人把他当新飞行员看待了,除非在进行某个训练科目的时候,突然发现李战也是个新手,这才会想起来——哦忘了这小子是新飞。

慢慢的,师团两级领导都发现了一个他们其实早就知道的事实——李战的飞行技术一流,对飞机的操纵达到了一流水准,很多动作都做得非常好,但是许多战斗科目,比如空靶地靶的训练,就明显要生疏很多,甚至有不少科目的经验为零。

这才是人么。

这也正是师团两级把他排在战备值班名单里的原因。

同时也是他要跟着其他新飞行员一块接受战斗科目训练的原因。

歼-7系列有十几个型号,既是当前空军装备数量最大的战机,也是中国有史以来衍生改进型号最多、生命力最强的一款战机。早期的几个型号是没有夜间作战能力的,也不能打导弹,称为白天格斗型,只能用机炮进行空战,妥妥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空战模式。

到了e型,情况得到了颠覆性的改变。变化最大的无疑是所谓的三角翼变双三角翼,改良了低空低速和盘旋的性能,尽管相对而言依然很差。其次就是具备了夜间作战能力,不仅能打导弹了,也塞了颗搜索雷达在机头进气口那个锥套里。

总而言之早期型号和最新的批量装备改进型e型,这中间有着二十年左右的技术差距,可以想象性能上的相差有多么大。

李战看过了二师过去的夜航训练情况汇总后,惊讶地发现,四团的歼-7夜航训练频率是三个飞行团里最高的,然后是su-27,五团的歼-8出动频率最少。

这证明了歼-7夜航性能非常的靠谱,比su-27都要靠谱了。

临近六月,西县的地面温度是越来越高,夜间同样的酷暑难当,近似无风,星光璀璨,倒是飞行的好天气。李战穿着夏季飞行服仔细检查了一圈战机后,已经汗流浃背,不过他必须要十分谨慎,哪怕他的机务组里有楼以望这位机务大队副大队长坐镇。

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

航医室的医生在飞行员的检查报告里签了名字,意味着医生确定飞行员的身体情况符合飞行要求。同理,飞行员在机械检查单上签字,说明他们认可了机务组的工作结果,战机是符合飞行标准的。

夜航最怕的是什么?

撞鸟、机械故障、雷击、空中碰撞,也就是说,和白天一样。对飞行员来讲,首先要克服的是人类对黑夜的恐惧,对无关环境的恐惧。仪表飞行,指令飞行,盲操,这些飞行员的基础技能,在飞行学院和训练基地的时候已经搞得很扎实了,现在就是要派上用场的时候。

晚八点,张雪阳双机编队起飞,大致呈现长机前僚机右侧后的队形,同时滑跑同时起飞,直刺夜空,省去了空中编队的环节。李战是跟着老飞们搞夜航的,因此也是要和长机聂剑锋编队起飞。

双机编队起飞之所以不是呈纵队,是因为后机如果吸入了前机的尾气,会引起发动机震喘,容易引发空中停车。因此咱们平时看到的飞机编队都没有一架跟着一架的纵队,而是倾斜着的队形。

编队起飞对李战来说是小菜一两碟了。

晚八点十五分,李战和聂剑锋双机编队起飞,wP-13F发动机pēn_shè出橘红色的尾焰,咆哮着离地,爬升后立即左转调整航向270,几分钟后就到了海面上空。

李战看了眼抬头显示器,上面显示出空速、飞行高度、航向寥寥几种重要的飞行信息,比su-27改进后使用的屏显简陋很多,和能够直观飞行姿态的歼-10用的屏显比就更显得落后了。

使用的最多的时候是进行机炮射击瞄准,用的就是抬头显示器,确切地说应该叫做平行瞄准武器系统。

不过比起其他型号歼-7,e型的人机交互是要友好太多了,哪怕此时此刻李战坐着的座舱依然充斥着一堆仪表,看上去简直七国那么乱。

“洞三拐,我们过去。”聂剑锋的指令从无线电里传来。

李战回答,“洞三拐收到。”

歼-7e机头装备的是测距雷达,比她老的型号干脆没雷达,因此必须在地面雷达的协同下进行作战,否则都是菜。测距雷达要在发现目标之后进行使用,得到与目标的相对距离,至于其他数据,只能依靠地面雷达指令。

对地搜索、火控锁定,对不起,没那功能。

说白了,歼-7e依然具有典型的二代机特点,不具备距离作战能力。在使用空空导弹的时候,目标必须要在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之内,只能由导弹的导引头对目标进行锁定,载机没有办法通过指令干扰导弹的动作。就空空导弹那个小导引头,效果可想而知。

打的就是缘分弹。

今晚搞的是空中对抗训练,桂西场站起飞两架歼-8充当假想敌,四团一批两架进行搜索攻击,所谓攻击就是占领攻击阵位,不看输赢,主要是通过这


状态提示:第053章 这不公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