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日月再临>第二百五十章 打败三路进攻

自从明军换装三式步枪之后,清军的马队造成的危害就小多了。明军士兵可以用三式步枪,在很远的距离上就击杀这些骑兵,而那些骑兵装备的弓箭,根本就够不着明军步兵。

因此他们就采取了密集队形冲击的方法,但是很快75毫米野战炮的炮火就对这些骑兵进行了密集的轰炸,让这些骑兵很快就被打退了。

尽管如此,明军步兵还是有了一定的伤亡。因此,朱海涛最近开始研制机枪,打算先研制出来类似加特林机枪的那种依靠人力摇动的机枪,然后再研制出类似马克沁机枪的那种武器。到那时候,这些骑兵的末日就会到来了。

德楞泰逃得还挺快,仅仅过了三天,他就逃到了滁州,而他在江北大营的那些军队,则被皇家近卫师冲击的七零八落,许多部队已经丧失了编制,清兵脱下自己的铠甲,抢了当地老百姓的衣服想要逃跑。尽管如此,大股的清军很快就被消灭了,丧失了战斗力。

虽然不能一举消灭这些清军,但是皇家近卫师解除了南京受到的威胁,让江北大营这个大钉子被拔了出去。

朱海涛在1784年10月28日得到了江北大营被拔掉的战报,当即就决定离开广州,前往南京。

与此同时,在武汉和重庆的战斗还在进行着。

西线是额勒登保主持的,他是瓜尔佳氏,字珠轩,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名将。世为吉林珠户,隶属于打牲总管。

乾隆年间,以马甲的身份跟从出征缅甸及大小金川,累功擢升为三等侍卫,赐号和隆阿巴图鲁、乾清门行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跟从福康安平定台湾;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又跟从福康安出征廓尔喀,摄驻藏大臣职务。因为征讨台湾、廓尔喀的功劳,他两次被乾隆帝将画像悬挂于紫光阁功臣中。嘉庆元年(1796年)参与镇压湘黔苗民起义、围剿川楚教乱。嘉庆五年(1800年),额勒登保亲赴陕西追剿流匪;嘉庆七年(1802年)全部镇压了川楚教乱的势力。嘉庆十年(1805年),额勒登保回京,总理行营,充当方略馆总裁。同年八月,清仁宗嘉庆帝临幸盛京,额勒登保因病不能追从,谒陵礼成后,特诏加恩晋升额勒登保为三等公爵。是月,额勒登保于京师逝世,终年五十八岁。追谥额勒登保为“忠毅公“。

这个时候他的资历还不够,但是自从福康安等人死后,乾隆一时之间找不到可以当做统帅的人,就只能让他来当这个统帅了。

他驻扎在成都,带着十多万清军开始猛攻重庆。

第六师、第二师驻扎在这里,额勒登保也是采用了类似德楞泰的战术,用大量火炮进攻这里,但是明军的火炮立即对他们进行了还击,并很快就消灭了他们的火炮。

“这些清军还是没长记性,他们的武器性能就是比那些南洋土著好一点而已,那些火炮只是些几百年前的破烂货,咱们很快就能消灭这些清军。”第二师的师长金虎说道。

“咱们不如就在重庆城下面把额勒登保的十多万清军给他围住吧!这些家伙,就是咱们眼前的一盘菜啊!”第六师的师长段龙说道。

“好啊,咱们现在已经重创了他们的炮兵,其余的军队对于咱们来说就是一盘菜!”金虎说道。

很快,两个师就调整好了部队的位置,开始准备渡过长江,围攻正在准备渡江的清军部队。

这只清军以西北地区的清军八旗为主,因为那里不太平,因此那里的清军时常面临战斗,战斗力要比中原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八旗战斗力强上不少。

因此他们在面对明军进攻的时候,并没有立即慌乱,而是拿着手中的武器和明军硬拼。

明军也是毫不畏惧,他们和什么样的敌人没见过?明军步兵很快就拿起手中的三式步枪,对着这些疯狂的清军进行射击。

“都跟我冲!给我狠狠地打这些野猪皮!”一个明军军官拿着手中的步枪,对着周围的一个清军步兵就狠狠开了一枪,然后喊道。

“给我去死吧!”另一个明军士兵,用手中步枪上安装上的刺刀,将他面前的一个清军给捅了个对穿。

“啊!”可是不远处另一个明军士兵就没有像他那样幸运了,他刚刚开枪打爆了一个清军士兵的脑袋,后心就被一个清军给捅了。

明军和清军绞杀在了一起,可是明军都经历了严格的刺杀战训练,手中的步枪就是他们最好的兵器,那些清军尽管武艺高超,也没有明军那样严格的纪律和队形,很快就被消灭干净了。

双方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两天两夜,明军以伤亡三百多人的代价,将十多万清军消灭了四万多人,剩下的直接选择了投降。

额勒登保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直接选择了撤离成都。

明军并没有趁势发起进攻,只是在重庆城的长江北岸设立了一个据点,为了下一步的进攻行动做了准备。

同时,在武汉地区,勒保的清军和明军围绕着武汉三镇进行了殊死搏斗。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全市现辖13个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面积8467平方公里,境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上百座大小山峦,166个湖泊座落其间,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四分之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章 打败三路进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