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
邓芝率军按照军令所行方向,正行中。
“放!”暗中埋伏的诸葛恪军出,箭发而下。
“敌袭!迎战!”邓芝大喝,刘军受伏击,开始先退而守。
“出!”至侧翼吴军骑兵出,冲突入敌军,刘军渐乱。
邓芝指挥迎战,便守边退,“先撤!走!”
“追!”吴军乘势追去,一路杀得邓芝兵无影。
诸葛恪得胜而喜,“此人欲先兵来,为诸葛亮开路,后军入险谷,而脱逃。以为吾军会放弃此地,不留多余兵马。”
吴将皆被诸葛恪折服,居然真猜测敌之所路,皆赞名将之子。
江夏郡,江夏城
“将军,城守极严,难以破之!”吴军将报向甘宁。
甘宁听言烦闷,此前等岸一切顺利,速进破城,可如今到了江夏城,以及各郡城周围,却无法再进了,城城皆像铁墙一般,坚不可摧。
甘宁意为趁前方战事,夺下江夏郡,再攻上去,作大都督最后防线,阻杀诸葛亮。
现在似乎情势不允许,因为此地攻之不下。
“将军,喜报!”此时一将士激动跑来。
甘宁不明,“何报?”
城内杨仪设计防守,甘宁欲不得破。心喜自傲,又觉可悲,自己不能领军作战。
“参军大人,不好了!”刘军将士入报。
杨仪:“何事惊恐?”
“随县被魏军袭破,粮屯失也。镇守那里的马谡将军不知去向。
”“什么!”杨仪听闻大震,失那里比自己失江夏城还严重,粮地一失,战局全变。“怎办?”
邓芝兵退暂回,等丞相后军至此。
“丞相,此地有吴军设防,吾观这险地,不可入了,换道而行吧。”邓芝请命。
“伯苗,各处皆有敌之兵伏,吾军换道行,粮草已不足为耗,非此地不可。”
孔明述道。“按吾令,继续进兵即可。”
诸葛恪军处
“报!诸葛亮后军已至,兵进而入。”
“来了,主军兵力应该都在这。若是能在此大破,就有有机会擒他!”
诸葛恪心中兴奋,大好机会,之后恐再也无了。
“走,按我军阵去袭。”
邓芝领军继续按之前道行,一路警惕。
“众小心,吾主军虽至,敌埋伏应该依旧。”
刘兵一个个提起精神,提防着林木山间,随时做好守备。
诸葛恪于暗中观察,“兵马不少,正防备中,果然。”
诸葛恪料定对方再来,定会小心谨慎,此前那样的伏击定不能成。诸葛恪也无意进攻邓艾进兵,自己欲等的是孔明所行之军。
“将军,可以下令袭击了。”吴将请命。
诸葛恪:“不可,此时出击,并无大用。等诸葛亮兵来,前方他们入险谷之口,那处有一个小狭口,若想伏击得成,只有在那处!”
邓芝一路进兵无碍,并未见诸葛恪再来。心想,莫不是主军来此,他兵力不足胜,所以暂退了?但想之又不可能,对方定会袭。
前军回报孔明,“前军一路无恙。邓芝将军以率众入。”
孔明:“继续进兵。”诸葛恪正等候中,邓芝前军入内,只得放过,他们若是入了,自己不可能跟着最杀上去,里面地势不足以伏击,所以才不入。于后追杀,自己兵力不足,强为只会得不偿失。
“报!诸葛亮兵来了!”诸葛恪一惊,终于等至,“随我走。”
孔明之军将入险口狭道,这是最后的机会,可至敌大乱,大败他们之机。
诸葛恪抬手做势,“按我令,等前一军入,就杀出。直向敌丞相诸葛亮去,擒贼擒王,他军必乱。”
“杀!”一声喝喊,不知从何处冲出的士兵,袭击了诸葛恪军。
“何事!”诸葛恪大震,自己反被埋伏居然不知?
陈到率白毦军出,“阁下所为,已在吾军所料。此地山势地理皆在掌握中。前军探路无恙,那么只有此处是最后的进攻机会。”
诸葛恪忿恨,怒瞪其下方,望孔明而去。“走!”诸葛恪无法,只得调兵撤走。
陈到也不追击,追之不益。
刘军主军入险谷,谷内山石嶙峋,草木稀疏,敌若想埋伏,难也。
“兵入此地,可以速进!”孔明令下。
刘军如此,不必担心周遭有伏,可以速赶出此,逃脱吴军包围。诸葛恪兵退,正烦恼中。
“将军,怎办?可要追击?”吴将问。
“追击何用?里面地势,追击只得正战,我们兵力岂能胜。此地皆是刘军精锐。”诸葛恪反问。
众将无言,此时斥候快马报来。“魏军赶到了,人马极多!”
诸葛恪惊疑,“司马懿军来了,兵力很多?莫非是青、徐调来的。徐州来此,时日不需太多,青州的话,恐会许久。怎么这么快?莫不是早有所谋,提前出发的。”
诸葛恪思索,渐觉战事似乎还有什么在渊中。
次日
“丞相,有各处要道可出。出口之后,恐还会有吴国的守军,往哪一路为好?”刘将问之,险谷之中,要道极多,虽可出,但是出处,定有敌伏。
“报!丞相不好了!前方有吴军驻拦!”将士入报。
邓芝:“怎会?他们兵在后方,而且此地根本无法设伏,莫被虚攻骗了。”
孔明淡言:“不是虚攻。陆逊早已料到,入谷直接拦截了。他意为前后堵杀,非伏击也。”
前方,各山各路口,旌旗林立,布满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