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嘟嘟”声,苏笛放下了听筒。想了想,找出一支手电,轻手轻脚地出了门。
一路上没有路灯,天上也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夜色像块无比宽大的幕布,将一切笼罩在夜幕中。
风吹过道路两旁的树枝,发出沙沙的响声。不知哪家的狗听到了脚步声,远远地嘶吠。
无边的黑暗加剧了夜晚的清冷,苏笛有些发抖,手脚也僵硬起来。她越走越快,总觉得有一只黑手从身后伸向她。
“咔嚓”。脚下似乎踩到了什么。
驻足,低头,地上一只张牙舞爪的小龙虾——再仔细看,不只一只,居然有好多。
苏笛感觉有点奇怪,在这里,小龙虾一般躲在稻田两旁的水沟里,只有下雨的时候偶尔会泛到路上。像这种不下雨的夜里,路上这么多小龙虾,她倒是第一次见。
她想起跟王小二一起抓小龙虾——回来烧着吃。
王小二就是隔壁王大爷的孙子。他当然不叫王小二,这是小孩们给他歪起的外号,因为跟苏笛他们一起捉小龙虾,居然还被夹得哇哇大哭,“二”的外号,从此诞生。
王小二经常拖着长长的鼻涕,衣服里总带着一个脏不拉几的手帕,跟他们一起玩的时候时不时要吸一下鼻子。
想起王小二,又想起了这几天孩子失踪了的传闻,苏笛打了个冷颤,感觉更冷了,黑夜笼罩之下,小龙虾看起来也张牙舞爪,有点吓人,苏笛不敢逗留,快跑起来。
感觉跑了很久才来到河边,河面上泛着反常的红色的光。
苏笛无暇思考光的来源,她看见了河边立着一个白色的玻璃电话亭。
一人多高的长方形盒子,磨砂玻璃窗格,看不清里面的样子,顶部凸起一盏四角小灯。
跟她在李飞寄来的明信片上看到的电话亭很像,听李飞说,这种电话亭只在国外街道上才有,至少她们这样的小村庄还不曾见过。
苏笛摸着电话亭的门,很奇怪指尖好像什么都没有,在摸空气一样。她收回手,明明门上挂着一张木牌,上面写的号码,跟她刚才拨打的心里的号码分毫不差。
她想起一个李飞说过的词:虚拟现实,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指这个。
抬腿,感觉普通地迈了一步,身体却剧烈晃动起来,她还没来得及害怕,晃动停止了。苏笛发现自己来到了另一番天地。
宽敞的大厅,明亮而温暖的灯光,欧式的吧台,后面藏着很多苏笛不曾见过的瓶子。
苏笛好奇地转了个身,环顾四周。也许是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本就比成年人强很多,苏笛把这里想象成神仙的幻境。
“你好!”跟电话里一样略带磁性的声音响起。
吧台后面站起来一个怪蜀黍,头发有些蓬松,微卷,像村里有只小狗的卷毛,让人有去揉一揉的冲动。
在苏笛观察的同时,怪蜀黍也快速地打量着她,但他只看了一眼,便从吧台后面走出来。
一袭黑色风衣,隐隐漏出绛紫色内衬的下摆,规整的白衬衫,居然上面没有一丝褶皱。
苏笛看得愣住了——她还从没见过有人穿衣服穿得这么好看,至少这个村里的男人都不会穿得如此正式。
随着怪蜀黍的走近,苏笛的头越来越向后仰——怪蜀黍很高,比爷爷,比村里的叔叔,都高,身材修长、笔直,有一种很与众不同的气质。
直到多年以后苏笛来到北方城市生活,才找到合适的比喻:如白杨树一般挺拔。
怪蜀黍有一双蓝色的眼睛,按照本地的说法,有异色瞳孔是不祥之人,苏笛下意识地往后倒退了半步。
转念一想,电话亭的外观是虚拟的,没准这里面的东西,连同眼前这个先生可能也是虚拟的。
怪蜀黍在她面前蹲下来,平视着她的眼睛,伸出手摸了摸她的头顶:“你好呀,小孩?”
头顶的温热让苏笛确认眼前的人真实得不能再真实,她看着怪蜀黍眨眨眼:“先生,你会修镜子么?”
怪蜀黍挑了挑粗大的眉毛,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你还没说你是谁呢。”
你又没问。
苏笛心下腹诽,但还是乖乖地回答:“我叫苏笛。”
“哈,好名字!小笛子!我喜欢。”初次见面就给自己起了外号的怪蜀黍并不多见,不过她并不排斥这个外号,总比爷爷口中的“小兔崽子”好听多了。
怪蜀黍先生从不知从什么地方拿出一些饼干,递给她:“来,小笛子,尝尝。”
苏笛接过来,咬着饼干,一种从来没品尝过的奶香味充满了味蕾,原来饼干也是真实的。
“好吃吗?”先生问。
苏笛点点头,“好吃。”
先生笑了,不知道是饼干的缘故还是什么,苏笛觉得那笑容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笑容。
多年以后成年的苏笛才在城市里见到那种饼干是华夫饼,但超市卖的产品都没有先生的饼干那种味道。
先生又从一旁的架子上一种奇怪的机器里拿出一个杯子,递给她一杯冒着热气的饮品。
在这种寒冷的天气喝上热气腾腾的热饮再好不过了,但苏笛觉得这个黑乎乎的饮料并没有饼干那么好的味道,虽然闻着很香,喝起来却有些苦。
一旁的先生看苏笛皱着眉,但并没有说什么的样子,觉得这个孩子可爱之余,还有那么重的心事——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应该有什么说什么吗?
苏笛吃喝完毕,拿着精致的杯子,四处张望。
手机阅读:http://m.biqugeus.com/187477/
发表书评:http://www.biqugeus.com/187477/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9章 怪蜀黍)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金汐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