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第一军阀>第225章: 难道炮弹不要钱吗?

spnps:第一更!

一番炮战下来,双方第一天的接触,变成了试探『性』的对峙,上百万苏军已完成了集结,伏龙芝在傍晚炮战停下后,亲自前往前线阵地,躲在堑壕中用潜望镜观察中国国防军的防线布置。

尽管伏龙芝十分自信,但他还没有盲目的自信。

在潜望镜中,伏龙芝看到,中国国防军的阵地前围着铁丝网,火力点在潜望镜中没有看到。

中国士兵正躲在堑壕里,看上去一片静悄悄的。[

就在这时,伏龙芝看到了一个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他这个方向。

只见那枪口突然喷出一道火光,还没反应过来,伏龙芝只感觉眼前一黑,一颗子精确的命中了潜望镜。

整个潜望镜的上部分都被打烂了。

伏龙芝心中有孝慌的丢下潜望镜,回头问道:“中国人的狙击手的枪法竟然这么好,部队损失怎么样”

“中国人的枪法确实很准,已经有上百名士兵被他们打爆了脑袋,不过现在防范意识也提高了。”阵地上的一名师长对伏龙芝报告道。

“嗯!注意防范。”伏龙芝点了点头。

……

这一夜静悄悄的过去了,双方都未发动什么进攻或者炮击。

第二日,当天空泛起鱼肚白的时候,苏军炮兵阵地再次开火,对准中国国防军阵地发动了炮击。

首先将铁丝网平了一段距离。

接着炮火开始向前延伸,成群的苏军跳出堑壕,向中国国防军的阵地上冲去,就如『潮』水一般。

在苏军炮兵阵地开火后不一会,中国的自走炮、牵引式火炮迅速完成任务分配,对准苏军火炮全力开火。

苏军炮兵阵地霎那间陷入一片火海,仅剩下一半的火炮再次损失惨重。

中国炮兵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联络,苏军一门火炮开火,他们便调集三倍左右的火炮进行联合打击。

在指挥部内的伏龙芝接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顿时都蒙了。

中国人在搞什么

竟然在苏军步兵发起进攻后。还搞大规模炮战

而且中国的火炮不是被击毁很多了吗

“司令,中国人在昨天的炮战中隐藏了实力,我们并未击毁多少火炮。”一边的参谋长说道:“不过中国人的战术却出现了巨大的失误,他们在步兵交锋的时候还分出力量打击我方炮兵阵地,这对我们的步兵十分有利。我们应该抓住中国人的这个重大战术失误。加强进攻力度。”[

“嗯!不错。”伏龙芝马上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机会,一个绝佳的机会。

今天的进攻本来只是试探『性』的,并不打算投入太多力量。然而机会就在眼前,不愿意错过机会的伏龙芝,立即下令道:“命令前线展开大规模进攻,我们要一举击垮中国人的防线。”

“是。”

伏龙芝知道,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以目前苏军的炮兵力量的劣势,下一次就没有这么好过了。

……

前线阵地。

苏军发动炮击后,中国士兵立即以最快速度躲进了地下工事当中,这些地下工事虽然修得有些仓促,不是那么完备。但是中国国防军的土木工程技术却是十分熟练,以用特种水泥浇筑好了许多防炮洞。

苏军的炮火延伸不到十分钟便停止了。

面对冲上来的苏军,中国士兵纷纷爬了出来,在火力点上架好机枪,对着冲来的苏军猛烈开火。

只见苏军密密麻麻的。就如同『潮』水一般。

此时的苏军尽管经历过残酷的欧洲战争,但是战术却不是一时半会能调整过来的。

就在这时,中国阵地后方的自走炮开火了。

数量庞大的自走速『射』炮、自走105榴炮,以及自走迫击炮,霎那间全都发出了声震天地的怒吼。

炮如同雨点一般掉落在如『潮』水般的苏军当中。

轰轰轰轰……

75自走速『射』炮的炮密集得简直就像是雨点一般。这猩都是榴,爆炸后散发出了许多破片,四散后炸倒一片又一片的苏军。

那些自走榴炮一炮下去,则发出剧烈的爆炸声。这些高爆形成了恐怖的冲击力,这些自走榴炮当中不乏203口径的重型迫击炮。尽管『射』程不如榴炮,但是威力却丝毫不差,炮砸下去便是一个泥土飞溅、火光四溅,冲击力直接吞噬着方圆百米内的苏军。

最是凶猛当属105自走炮,这些自走炮对冲锋的苏军发『射』了空爆榴,只见天空中炸开一团团黑烟。

那成千上万比密集的破片如同雨点般从天洒下,每一炮下去,便有一大片的苏军扑到在地。

只是不到半分钟,原本还密密麻麻的发动冲锋的苏军士兵,便如被犁了一遍似得,变得稀稀松松,后面超过七成的苏军直接倒在了这比猛烈的炮火之下。

前面一些的苏军因为离中国阵地太近,因此没有被那恐怖的空爆榴以及重型迫击炮发『射』的高爆波及到。

但是速『射』炮却对他们进行了重点照顾,前线的中、小迫击炮也在这时向苏军发动了炮击。[

那迫击炮炮真当是如同下雨一般砸下。

苏军一片片的扑倒在地,所有苏军士兵都被这比猛烈的炮火给打蒙了,然而他们却依旧悍不畏死的发动着冲锋。

一名苏军士兵趴在一个坑中躲避着炮,看着那如同雨点般砸落的炮,心中涌出限的震惊。

他原先是一名参加过欧洲战争的俄军士兵,经历过与德军的作战,他原本以为德军才是世界上最难对付的军队,然而今天才知道,更恐怖的是中国陆军。<


状态提示:第225章: 难道炮弹不要钱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