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第一军阀>第216章 :资源与产业

spn第二更到!万字更完!感谢飘雨同学的月票,以及言浅唱同学的打赏!

————

“不用修那么多公路,这个标准是国内用的,在远东那么冷的地方,每千公顷森林修个10公里公路就行了,其他的用泥路就行了,那年降雨量也不多,泥路还是很好用的。”江渝对周子跃说道。

此时中国的林业资源管理已经进入了一个逐渐精细化的时期。

财团有大笔的钱花不出去,于是就开始不断的优化产业,就如财团从国家那里承包过来的林地,承包期限为几百年,承包价格也很低。[

国家把林地收归国有后,然后低价承包给财团,这其中的内幕很少人知道,报社也不会去报道。

财团拿到这些林地资源之后,便开始在林地间大修公路。

每个林区都有一条铁路修进去,然后这个林区里每一千公顷修30公里公路,将林区进行精细化的砍伐。

中国此时砍伐木材不像后世中国那样一砍就是砍个精光,砍得整个山头都光秃秃的一片。

那些还未成熟的树木是不砍的,砍完之后马上安排人工造林。

例如每一千公顷的森林,建设前期先把这一千公顷内少部分的成熟以及所有过熟树木砍掉,留下的树木则都是差不多大的。

除了每年抽砍外,如这一千公顷森林的树种是三十年成熟,则把一千公顷森林分成三十个区域。每个区域五十亩。

每年砍光一个区域,然后统一人工造林。

三十年下来。就能砍光这一千公顷的森林,三十年前种下的那个区域的树木则又可以砍伐了。

同时每一片区域的属木在前期可以多种植一些树苗下去,长到十年,或二十年就可以抽砍一次。

等于是每年要砍伐一片区域,也得抽砍一片区域。

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在这片区域内每年的砍伐量都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

而砍伐方式自然不能用以前那种,随着中华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工成本是越来越高的。森林砍伐再用人把木头搬上车的话是肯定不行的。

用油锯伐倒树木后,则要用吊车把木头吊到车上去。再用汽车运到铁路支线,直接将车皮吊起来装到火车上运到木材加工厂去。

国内的很多地区雨水比较多,如果是修泥路的话,被雨水随便冲一下就泥泞不堪,因此得修公路。

财团对森林的开发是分出一个个林场,每个林场一般都在五千公顷左右。然后配备油锯、汽车、吊车等采伐工具。林场的员工也不多,员工数量正好一年能够把划分出来的采伐区域砍完,并对各区域进行抽砍。

同时每十个或者二十个林场,则有一个造林队,并有一到两名林场技术人员,同时还有一个机场。

机场配备有飞机。平时用来喷洒杀虫剂和肥料的。同时在气候干燥的季节,这些飞机会对林区进行洒水以防止森林火灾。

这种模式下的伐木工人的个人产值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森林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不会一下砍伐太多导致生态问题,也不会把森林资源浪费在那里。[

而那些生态环境比较差的西北地区。种下的树木基本上不会砍伐。同时那些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区,同样不会对森林进行砍伐。

而在新占领的俄国远东地区则不需要修那么多公路。每一千公顷森林修个10公里公路就很够用了,毕竟那里雨水不多,泥路也是很好用的,不会因为雨水变得泥泞不抗。就算是出现坑坑洼洼的情况,随便开几辆钩机过去挖两下就行了。

后世美国佬国内的森林都只有10公里公路,也就只有德国人把自身的资源利用到了极致,每千公顷森林修了45公里铁路。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只有把可以利用的林地资源利用到一定程度,才能避免对那些热带雨林的开采。

热带雨林的作用就是制造氧气。

而在寒带区域的森林,氧气制造能力并不是很强,而且那些原始森林的木材比较适合工业加工。

因为那些树木都是比较直的,不像雨林里的很多属木弯弯曲曲的长得不规则。

砍一片再人工造一片,如此循环下去,对环境并什么影响。尽管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但随着人类的发展,野生动物完蛋也是必然的,弄些国家森林公园、国家保护区保护一下也就是了。

如果中国把新占领的远东地区的森林资源开发出来,那么每年开采亿立方米木材完全不是问题。

此时中国所掌握的森林面积十分巨大,传统的版图范围内,森林面积为2亿公顷,加上东南亚地区弄到了亿公顷的热带雨林,其中英占缅甸北部山区的森林全部割让给了中国,藏南地区的广袤森林也被中国划走。

加上占领了俄国远东地区,又获得了亿公顷森林。

中国的森林面积在接连的扩张之后,疯狂的增长到了亿公顷,人均森林资源将近2公顷。

后世世界人均森林面积为公顷,此时世界人口为16亿,人均森林面积达到公顷左右。

也就是说,此时中国的人均森林面积依旧没有达到世界人均水平。

同时,此时中国计算人均森林面积,把那些附属国的森林面积都算进去了,也就是说那些藩国百姓和东南亚土著,没有对森林的拥有权。

但依旧低于世界人均森林面积。

但是,此时中国的森林面积。以及足够支撑中国


状态提示:第216章 :资源与产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