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民国第一军阀>第129章 :惊人军费预算

spnps:

第一更到!四千字大章!

上海码头,不一会军方的统计人员就赶到了现场,接着这些缴获被分类统计,然后送进仓库。

经过统计,此次缴获的黄金多达四百六十吨,按照每英镑含金量732238克计算,总价值6282万英镑,以1英镑兑换482美元计算,也就是30279亿美元,此时炎黄币与美元汇率等同,以银元计,则是6亿银元。

这些黄金显然是日本金本位的黄金储备,日本金本位的实施主要还是靠甲午战争的近四亿两的赔款。[

单以银元来说,中国现在从日本抢了价值六亿银元的黄金看似不亏,但实际上甲午战争时期的白银价值更高,能换更多的黄金,中国并未因为缴获了这批黄金而弥补甲午战争的损失。

而且利息还没收回呢!每年5的利息,二十年就是100了,而且利息还要计算利息,利滚利早就不知道滚到多少了。

除了那些黄金之外,还缴获了两亿块银元,日本银元和中国银元含银量大致等同。

其余的还有珠宝首饰六十多箱,古董字画八十多箱。

这只是日本这次运输的货物中的一半不到,其他的商船大多被炸沉、击沉,可以说此次日本可谓是损失惨重。

随之一场分赃展开了。

分赃分三方,一个是闻讯而来的中央财政部,一个是空军。一个是海军,三方都有分走一部分的理由。

“军方应该拿大头,此次缴获还是军方的功劳,按照陆军的老规矩,财政部拿30,其余70归军方前夫来袭,盛宠枕边妻。”谢葆璋在会场中对中央财政部部长熊希龄说道,空军司令刘景龙也点头赞同。

熊希龄摸了摸胡子,摇头道:“两位司令,这样的分法早已是老黄历了,在收复台湾和对解放朝鲜两场战事中。陆军都只拿了20的缴获,其余80还是上缴中央的,因为中央花钱打仗,总得要回本的是吧!”

“那中央可愿增加明年海军军费?”谢葆璋不动声色的问道。

“明年的海军军费还在商议之中。肯定不会少的。”熊希龄微笑着说道,中国政府的财政预算是在年底,如今还差二十多天过春节,财政预算的工作也已经展开了。

“我海军历年军费都是最少的,如今日本海军已经覆灭,亚洲海军势力处于空白,我中国海军必然要抓紧时间抢占这一真空范围,制造战列舰不可一再拖延。”谢葆璋沉声说道。

“我空军……研发费用巨大,现在还没钱采购金属飞机。”刘景龙也开始叫穷,不过那理由倒是有些牵强。

熊希龄有些头疼的看着两个家伙。显然海军和空军没有陆军那么好说话。熊希龄当机立断道:“好,为了鼓励海军与空军奋勇作战,这次平分得了,中央只拿一半,你们海军和空军也各拿一半。”

谢葆璋和刘景龙顿时眉开眼笑。一半那可不少了。

随即这个分赃计划就出炉了,接着提交到了袁世凯和江渝那里,袁世凯是国家总统,自然有权利过问。江渝是陆海空大元帅,也是有权利过问的。

袁世凯和江渝拿到了这个计划,直接都审批通过了。这分赃容不得各军中按自己的性子办的,还是一切得服从国家发展战略。

反正钱你先拿去,感觉太多了嘛!今年预算就少点了。

军方的一切建设,还是要服从国家需要来进行的。[

同时临近年末,中央的财政预算也开始了。

北京,熊希龄对大总统袁世凯报告了14年中国税收情况。

“今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总值达到了110亿元炎黄币,农业生产总值则是356亿元炎黄币,总计生产总值达到466亿炎黄币左右,国家税收共计征收25亿元。”

此时中国的农业生产总值不断上涨,因为中国的耕地面积在16亿亩左右,假设每亩地的产出都按照450公斤粮食来计算,而一石粮食售价3元(炎黄币),一石为80公斤,算下来16亿亩就有270亿炎黄币。

如今粮食亩产自然不可能普遍达到450公斤,但大部分土地可以种植两季,甚至是三季,同时经济作物产值更高,因此按照450公斤计算,同时加上养殖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产值,得出了一个356亿的农业产值。

由于江渝在农业上的投入几乎不少于工业投入,此时中国的农业机械逐渐普及,在北方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南方则是小型农业机械众多。

使得老百姓逐渐脱离了效率极低的农业生产,生产效率高了,老百姓可以有时间和物质基础去发展养殖业等副业,产出也就不断增长。

未来农业生产总值还会不断的提高。

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老百姓也逐渐能吃饱肚子,如果是放在古代农业社会,在使用了大量农机之后,绝对已经算得上一个盛世了。

此时中国人口也就是4亿出头,平均下来每个人拥有4亩耕地左右,4亩耕地养活一个人非常足够了,同时还能包括棉花出产,都非常足够。

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此时中国的农业产值虽然高,但农业是消耗型的产业,粮食是会被不断吃掉的,因此不会留下太多的财富,只有工业才会留下耐用品武侠世界男儿行。

四亿人吃喝要保障,加上很多粮食并未拿出来流通,都是农村老百姓自己储存着,很多农村老百姓被饿怕了,有的家里已经藏着够吃两三年的粮食。

所以这一年中国中央税


状态提示:第129章 :惊人军费预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