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隋风烈>第七十五回 火锅宴群臣同乐 向北驻兵防李渊

冬节就是冬至节,这在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是如同后世的元旦节般,是当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天,不光晋阳的李渊召集文武共度此节,潞州晋王行宫内杨二同样摆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大宴席与潞州百官共度佳节。只是,这里的气氛是完全不同于唐国公李渊那场宴席的。

今天杨二为百官准备的是一场在大隋朝从没见过的“火锅盛宴”。

数十张桌子显然是经过了特制的,每张桌子中间均有一个下沉的炉灶,里面燃放着从泽州运过来的无烟煤,在红红的火苗上方都是一口定制的铁锅,锅中的样式就是后世火锅店常见的“鸳鸯汤锅”,每张餐桌上都摆放了各种的菜品,几乎聚齐了现在这个年代该有的所有蔬菜,如:白菜、莴笋、年糕、土豆片、莼菜、蕨菜、微菜、荠菜、灰菜、马齿菜、孟娘菜、四叶菜等。荤菜主要是牛肉、牛杂、牛肚、猪肚、卤制好的肥肠、鱼片等,每桌还有凉拌的鸡块、蒜泥白肉等。每个桌子上的油碟碗中是半碗的芝麻油、盐和水蓼末(这个时代的一种辣椒)等;另外,文官每张桌子上均摆放着一瓷瓶五粮春酒,武将桌子上无一例外全部摆放着一坛美酒。总之,后世四川火锅该有的基本食材基本还算齐全,这都是麻叔谋的功劳,在杨二的主动授意下提前好几天,麻叔谋就开始准备,包括餐桌、铁锅、食材等。今天终于呈现在杨二及百官眼前。

在火锅盛宴还未开始之际,由麻叔谋等手下小厮们已经赶在杨二出场前分别教会了百官这种火锅的吃法,因为吃法非常简单,基本上在座的百官无论文武均是一点就透,锅中散发的香味早就惹得百官蠢蠢欲动了。好在这种煎熬时间不长,在众人的起身答礼下,杨二和仲坚、出尘二人从后堂转出,来到了自己的正中主座落坐,仲坚和出尘也在侧后的两张桌子旁坐下。

杨二往下看了看,自己左手边几排分坐着以裴世矩为首的众文官,右手边全部是河东各军营的将军武官,从4品副将以上的武将全部出席本次火锅盛宴。其中还包括杨二许久未见的泽州府尹卢照邻和同班镇守大将伍天锡及两员副将,这几人均是得到杨二书信传唤后特意随押送煤铁车仗顶风冒雪赶来潞州相聚。

行宫大殿内此时早已是热气腾腾,毫无寒意。武将们甚至已经将外面套着的羽绒棉衣早早脱下,只着内衬单衣。

杨二环顾一周后,对大家开口说道:“各位大人将军,本王今日在此摆下这火锅大宴,一是庆祝这冬节,二是借此感谢诸公为我河东发展所付出的努力。现我河东状况与我大隋各地已是天壤之别,各处流民百姓闻我河东之名纷至沓来,为我河东的发展注入了充沛的人力,同时,也增强了我河东晋军的势力。工、农、军、商四业发展远超全国,此皆是在座诸公所赐。来!将杯中美酒举起,你我君臣共饮一杯,以祝贺我河东盛世!”

百官听罢,一起起身,手持美酒在杨二的带领下均是一口喝下。杨二用手势让大家落座,火锅宴正式开始。杨二早已经是食欲大开了,也不管下面百官是否在意,直接脱去外衣,挽起了袖子,直扑那大块切好了的牛肉而去。

众官见自家主公都不计个人形象了,也都各看一眼后,开始猛造。个别着急的武将甚至还未等牛肉熟透便一口送入口中。

座中还是文官吃相相对文雅,甚至边吃边就近和他人品鉴着这各种菜品的滋味,有说有笑的吃着。

“殿下,我河东已经陆续接收了晋阳避难百姓近30万了,据说还有近5万百姓还在来我河东的路上,这样算下来我河东新增百姓人数已至35万以上,按照殿下预先安排,这批百姓将在我潞州各县进行安置,另有大批百姓将送入太行山各寨安置,只是这数十万百姓入河东多有随行唐公李渊属下官员监管看视,我送往太行山中的百姓计有25万,必然受到这些晋阳官员的阻遏,若那唐公知晓该当如何?”裴世矩放下筷子面对杨二拱手问道。这件事在裴世矩看来可大可小,但处理不好的话却可能造成李渊对晋王的不满,毕竟这些人是暂时避难河东的,他那里还扣着各家中的顶梁男丁。

杨二见说,也礼貌的停着,边取过湿巾擦拭嘴角边随口说道:“这有何难!将随行唐公属官全部送返晋阳,不得停驻河东一人。另,统计好入山百姓各户人家,问清其在晋阳男丁家主姓名,,言明其家眷入山后的优厚待遇,可安其心,只待日后阖家团圆即可。”

“殿下高明,这样一可安入山百姓之心,使其安心在山中发展;二则动留守晋阳之人心,使其人心思归,促其南下入太行山与家人团聚。此计妙不可言啊!”宇文化及听了杨二之言后,大声附和着说道。众官听了宇文化及的补充之言后,也完全明白了自家主公之意,也都不停的叫好,宴席气氛变得更加的好起来。

“殿下,此举是否需要向朝廷报备,我朝涉及人口迁移事宜,一向事大。如若违逆唐公之意,强占其人口,势必惹来朝廷问责,那时可就----”刘文静毕竟是当代名臣,看问题就是看的比阴暗的宇文化及要长远的多,毕竟这次夺取的不是少数百姓,是近40万呐!那唐公李渊怎么可能会吃下这个暗亏,势必动用各方力量来阻止。向朝廷皇上告状是其必然之举。

“肇仁先生多虑了。”这时另一位这个时代的名臣卢照邻接过话题,


状态提示:第七十五回 火锅宴群臣同乐 向北驻兵防李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