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隋风烈>第三十回 南下掳民暗得意 缺粮才知被算计

霍县南50里有一处名唤阳镇的地方,李渊手下偏将军任瑰带着500余名伴作突厥流寇的手下正在这里歇息。白天的抢掠不光获取了大量的粮食金钱,更是将这里的青壮男女通过东去晋阳长治郡的小路掳往沁园县,拖家携口的这十几天就没停止过。另一处由偏将军刘政会指挥的西路南侵人马潜至蒲县以西的大宁县劫掠人口物资,也是收获颇丰。两处总计为李渊带回人口不下20万。

“将军,驸马爷到了。”一个中军小校道帐中通报正在休息的任瑰。

任瑰听了连忙起身就要出账迎接柴绍,但此时柴绍已经撩帘进账了。

“任将军,你这里南下太深了,明日全军停止行动马上往东撤往长治郡沁园县,绕回晋阳归建。”柴绍顾不得和任瑰见礼,急忙说道。

“怎么?这才十余日便收兵不成。”任瑰不解的问道,他这一路南下并未受到霍县河东驻军的抵抗,基本是任其非为。所以,按照他的想法至少还可以往南更深入些,因为越往南百姓更多更富有。

“河东潞州大营兵马已经出动了,他那里全是骑兵速度很快,最迟后天便会到这里,若是不退,怕是走不了了。”柴绍简单解释着。

“那西路刘政会将军那里也撤兵返回么?”

“他哪里昨日便回兵了,你这两处此次目的已经达到,不宜在做大了,到时不好收场。你以为晋王杨广岂是好相与的!明日本官与你同回长治郡。”说罢,柴绍便转身出账,在他心中突然觉得有些不安起来。这次唐公以追剿入寇突厥流民为名,行劫掠百姓之实,原本以为晋王千岁不会大动干戈,大不了派一说客道晋阳与唐公交涉而已,那时唐公自有手段搪塞他,却不想那晋王千岁如此果断出兵追剿境内流寇,来势凶猛异常,可能这件事不能善了了。

“禀裴帅,侵入我阳镇流贼已经退走了,直往霍县沿途并无流贼身影。”探马来报消息道。

“去通知霍县丁彦平将军立刻出击巡查周边各处城镇,若遇流贼全数剿杀。”领军元帅裴蕴下令道。

“这帮唐军倒是跑得快,蒲县那边南侵唐军也已经退回晋阳了,我五万大军日夜兼程来到此处却是扑了一个空。传令大军就此安营,等候命令。”裴蕴不由得摇头叹息着,此次大军出动竟然犹如重拳打在了素缟之上,全无用处。

是夜,裴蕴将军情现状写成文书派快马急送回潞州大营裴世矩处,并在这里驻留等候下一步安排。

潞州留守的裴世矩收到裴蕴书信后,一刻没有耽搁,急忙让军情处刘文静送往山东转呈晋王杨广。这次亏吃的有些大了,不光损失了大量粮食,更是少了20余万百姓,所谓的突厥流寇一个也未拿住,现在是毫无理由去进攻晋阳李渊。下一步如何进行只得等待主公批示。

柴绍一行绕行长治郡回返晋阳后,立即到晋阳府面见唐公李渊。

“岳丈,小婿建议劫掠来的百姓当遣往北三郡各处分散开来安置,区区20万众可顷刻间化于无形,让晋王无迹可查。”柴绍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被晋王杨广查到这批百姓的去处,那时就再无回旋的余地了。

“方才裴尚书也是这个意思,要将掳民的痕迹全部抹除掉,这个哑巴亏那杨广小儿吃定了,呵呵!”李渊见目的完全达到,心中畅快无比,丝毫没把晋王杨广放在眼里。

“唐公,切莫小看了那杨广小儿了,依下官之意,可遣重兵屯与晋阳以南介休、平周、石楼一线,防范河东郡侵入我晋阳地界,亦可给河东造成震慑之势,让其不敢擅动。”都知道这晋王千岁年纪不大,常常不按套路出牌,不好琢磨,就不得不加强防范。于是裴寂轻声向李渊建议道。

“嗯!不错,就令刘弘基将军分兵至三地作好防范,切莫让河东晋军一兵一卒进入我境内。”

“是,末将这就去安排。”刘弘基听了命令后,急忙答应一声后转身去军营中调集兵马。

“唉!岳丈,此事恐不得善终啊!那杨广早已不同以往,现在羽翼丰满了。竟令主簿裴蕴为帅,大将雄阔海和魏文通为正副先锋北上剿杀入侵之敌。这等以牛刀杀鸡模式,恐还有深意啊!”

裴寂和窦威、窦抗等人听了不禁点头称是,但却又不知其意,只得闭口不言。

“哼!本公就看他如何行事,要文要武悉随他便,本公还怕他不成。”李渊听了柴绍的担忧,不由得震怒,大声说道。

视线再转到战事焦灼的瓦岗寨。

连续数天冲关都未成功,士气已经非常低落了。大帐中徐茂公、单雄信等都心急如焚,眼看就要成功但就是拿不下上山的这道关卡。时间一天天过去,好在士兵伤损倒是不大,群雄这边尚说得过去,不至作鸟兽散。但军中粮食却在不停消耗,这几日又耗去了几万石了。派往魏城和洛口两处的筹粮兵马竟都未回,几位主将对此焦虑不已。

“军师,单二哥,小弟以为若是在5日内还不能拿下山前关塞,粮又不济,便要考虑退兵了,否则军心尽散,各路义兵必各自回寨矣!”秦琼见大家都不说话,不得不出言提醒着。其实不光他现在已无攻山之心,就是表弟罗成也被姨父派忠仆罗春到来,催小侯爷罗成回涿郡了,只是罗成现在强顶着不回。罗成不回,姨母姨父那边也必然怪他秦琼的不是。

“若是5日之内不能攻破瓦岗山门,我等也只得罢兵了,唉!”徐茂公轻叹着摇头不


状态提示:第三十回 南下掳民暗得意 缺粮才知被算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