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最近的学业很繁重,没有在家。
北美的大学和太平洋对岸正好相反,是宽进严出的制度,那种“考上大学就可以安心混日子等毕业”的想法,在这边是行不通的。
每天等着自己回家的那个娇小身影不在,多少让罗杰有些不习惯。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叫外卖解决了肚皮问题之后,罗杰钻进书房,打开电脑,开始清理积攒下来的邮件。
罗杰查看电子邮件的频率并不高,一两周才会看一次。
这短时间里积攒了上百封邮件,不过大部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广告,除此之外,就是朋友日常的问候。
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将邮件一一回复完。
最后留下了两封。
一封来自吉姆,这位罗杰的高中同学在邮件中对罗杰的几首歌表达了感谢。
在过去的一年中,吉姆的【闪现】乐队没有罗杰三人那么耀眼,但就乐坛新人的角度来讲,却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
一张专辑、两张ep,都达到了百万级别的销量。
尤其是第三张ep,得益于罗杰那首《》的光环加成,已经卖出了接近五百万张。
——这首歌本身的质量算不上顶尖,但因为当初那档直播节目引发的关注度足够高,很多歌迷都慕名去购买。
接下来,只要不出大的差错,可以说已经在摇滚乐坛站稳了脚跟。
至少不会因为“唱片卖不动”这样的原因而被唱片公司放弃。
这封邮件罗杰没有急着回。
【闪现】乐队崛起的势头虽然远远不如罗杰的dss,但也比罗杰预想中的要强出太多。
这让罗杰隐约有了一些想法,不过却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念头,没有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体系。
打开一个文件夹,随手记下几个关键词,暂时将这件事丢到一边。
至于第二封邮件,却和乐队或者说乐坛的事情无关。
这封邮件实际上是一封广告,一家证券公司推销股票的广告,声称现在是股市抄底的最好时机。
——一个月前,互联网泡沫崩溃,纳斯达克崩盘,整个股市的行情都很凄惨。
罗杰对这封邮件本身没有任何兴趣,如果要买股票,还不如找理查森介绍个靠谱的公司。
毕竟胖子辞职以前就是在华尔街讨生活的,虽然只是最底层的股票经纪人,但对这个行业却有足够多的了解。
不过这封邮件却给罗杰提了个醒。
自己似乎过于关注乐坛,目光从未放到其它地方。
尤其是投资。
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除了一些细节以外,两个世界大体的发展轨迹是很相似的。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包括美元在内,全球主流货币集体大幅贬值的情况,依然会发生,这只是时间问题。
这种情况下,持有大量现金无疑是愚蠢的行为。
只有将钱花出去,用于投资,让钱生钱,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财富不会缩水。
不过,由于两个世界细节上完全不同,罗杰压根不知道该往哪去投资。
罗杰知道的,百分之百会大赚的那些知名股票,比如说苹果、皮克斯等等,这个世界压根就没有。
类似的企业倒是存在,但罗杰根本无法判断出无数家经营范围类似的公司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苹果”,而哪一家又会成为处于破产边缘的诺基亚。
最好的选择,无疑是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
这方面,前世的经验起不到什么作用。
看上去投资音乐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说开一家唱片公司。
唱片公司很赚钱,尤其是当挖掘到一个出色的新人的时候。
只要签下一份稍微苛刻一点的合约,至少能够保证数年的高额盈利。
比如说,罗杰三人,仅仅只是在1999年这一年中,就为二十世纪娱乐带来了至少两千万美元的利润。
但相比于唱片发行公司来说,唱片制作的盈利能力要差远了,对有兴趣进入乐坛发展的新人的吸引力,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如果当初不是实在没有其它的选择,罗杰也不会和一家发行几乎完全依赖别人的公司签约。
不过唱片发行行业投资的门槛却很高,比好莱坞还要高得多。
资金方面的要求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发行渠道。
从二十世纪娱乐从业十几年,都没有建立起可堪大任的发行渠道上,就能看出这有多困难了。
和好莱坞一部电影动辄数千万、上亿美元的投入不同。
唱片业出一张专辑,哪怕是最顶级的制作标准,所有的成本全部加起来,也就是百万美元级别。
制作周期也要短得多,反而是销售周期,比起电影来要长很多。
至少在数字唱片完全取代实体唱片之前是这样。
但制作出唱片,不代表它就能出现在音像店里。
首先需要通过北美唱片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的审核,获得相应的出版许可。
这一点就会难住很多刚入行的新人,唱片业协会的席位被主流唱片公司牢牢把持,将符合出版标准的唱片倒是没那个本事,但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拖上几个月,却不是什么难事。
由此带来的资金回收压力,就足以让许多小规模的独立唱片公司破产。
即使熬过了这一关,没有足够的发行渠道,在经销商那里的议价能力也会很差,利润大部分都会被经销商和零售商分走。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