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钢铁苏联>第三章 勇敢的心

作为苏德战争初期在装备质量上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力压德军装甲部队的优秀坦克,此刻林杰手中的这台6中型坦克所装备的那门.2倍口径76.2毫米坦克炮,无疑在火力和穿甲数值方面要远胜于对面那些正隆隆驶来的德军坦克。

将炮镜视野的中心点通过与射击目标间相差的距离进行了一番大致的炮镜密位调整,以一人之身而兼顾着炮手、车长以及装填手三重职责而忙的几乎脚不沾地的林杰,压根没反应过来自己究竟是如何学会并熟练掌握的这些专业装甲兵技巧的。

一心只想着在这场战斗中活下来的林杰在确信自己已经将炮口对准了目标之后,随即在本能的驱使下瞬间抬脚踩动了主炮的发射踏板。

早已被推送入膛的这发毫米风帽穿甲榴弹随即在炮闩内击针的猛然撞击下被点燃了发射药底火,炮口初速高达655米一秒的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当即便犹如离弦之箭般冲着那辆被炮口直指的德军四号c型坦克直冲而去。

既是在预料之内但却又有些惊讶人心。

这辆在500米出头的距离上因为停车开火攻击林杰座车而处在静止状态的德军四号c型坦克面对突然来袭的炮弹根本来不及躲避,不出预料地被来自林杰之手所发射的炮弹精准命中了车体首上正面装甲。

早期四号c型坦克车体正面那仅有30毫米厚度的首上部位轧制钢装甲根本无法抵挡住来自t3476中型坦克的攻击,在500米距离上仍然能够确保击穿85毫米垂直钢装甲的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对付四号坦克c型这区区30毫米的装甲防御自然是游刃有余。

德国人自开战以来就一向秉承至今的垂直装甲设计,反倒给了t3476坦克以更完美的火力发挥空间。

就像是烧红的剃刀捅进奶油蛋糕一般轻松无比。

这一发来自林杰之手的76毫米全口径穿甲弹在四号坦克车体正面首上装甲部位留下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击穿孔后继续前进,其弹头战斗部内装的等量爆炸当量的战斗部装药随即在穿甲延时引信的作用下于四号坦克车体内部空间瞬时起爆。

轰——

就像是在剧烈摇晃后被开瓶器直接开启的香槟酒般绚烂无比,被br-350b型风帽穿甲榴弹于车体空间内部起爆的德军四号坦克根本招架不住这样的威力,瞬间便被这足足一百克tnt当量的爆炸给引爆了位于车体底盘的数十发75毫米炮弹而发生了强烈的坦克殉爆。

爆声惊起,火光冲天。

整整五名于四号坦克内部正处在战斗状态的德军坦克成员组因为时间仓促而根本来不及反应和逃脱,最终只能在坦克内炮弹殉爆和汽油燃烧的烈焰中不断挣扎哀嚎着被烤成了焦炭。

看着那辆因被自己亲手发射的炮弹导致殉爆而随之燃起熊熊大火的德军四号坦克,那具德军坦克车长在烈焰挣扎中最终没来得及逃走而半挂在炮塔外被浑身烈焰笼罩下的尸骸,在林杰看来却是如此的刺眼和醒目。

自己在短短十秒钟时间内所做的一切一次性就夺去了整整五人的生命,但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死的人就必将会是自己。

战争从来就不关乎谁的是非对错,只关乎谁能够笑着站到最后并迎来最终的胜利。

透过各自位置上的观察窗目睹了林杰方才一番独自忙碌后所取得的“战功成果”,看着眼前这一幕而感到难以置信的驾驶员和机电员立刻在车体底盘内发出了一阵兴奋的惊呼。

“天哪,中尉同志,您打中他了!快看那帮德国混蛋,他们烧起来了!哈哈!”

“伟大的红军战无不胜!滚回家吃屎吧你们这帮辣脆入侵者!”

听着耳边这于t3476中型坦克那狭窄而又密闭的车体空间内响起的阵阵欢呼声,在连续一连串的忙碌动作和紧张环境刺激下已经是满头大汗的林杰不敢有丝毫怠慢,随即向着自己这两位下属下达了命令。

“谢廖沙,发车带我们离开这里,一档速度继续向前运动!尼可莱,上来帮我装填炮弹!我们得继续攻击这些德国鬼子,快!”

“是,中尉同志,我这就来!”

得到了林杰的命令后随即艰难地从位于车体底盘前部的机电员位置上离开,并最终佝偻匍匐着身体爬到了位于炮塔内的装填手位置上,其后再伸出手来将本车原车长兼炮手的布拉索夫斯基上尉尸体转移到了车体底盘内临时放置。

这一系列听起来轻巧简单的动作对于本就身形高大的斯拉夫人来说却是无比艰难,t34坦克因采用了大面积倾斜装甲来增强整车防御力为代价而牺牲了相当多的车体内部空间,这对于要完成林杰命令的机电员尼可莱来说实在是有些太过艰难。

带着满头大汗艰难地爬到了本应是林杰就任的装填手位置之上,从底盘内取出了一枚穿甲弹并将之抱于怀中的尼可莱随即在林杰的命令下开始以那稍显陌生的动作装填炮弹。

“两点钟方向,大约350米开外,穿甲弹准备!”

“穿甲弹一枚,装填完成!”

借助着炮塔电动方向机的帮助之下拼命手摇着调节轮,通过炮手广角周视镜带来的还算不错的观察视野以最快速度转动着炮塔并将炮口对准了下一个目标。

不知不觉中已经完全融入进了战斗状态的林杰随即将自己的视角移回了位于炮闩旁的炮镜视野内,开始进行开火前的最后炮管俯仰和方向调整。

简单的肉眼测距后通过大致的经验判断锁


状态提示:第三章 勇敢的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