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前文也曾说过,朱棣一生中的数次北伐,虽然声势浩大,但与洪武时期相比,既没有擒获鞑靼、瓦剌各部的核心领导人物,也没有从战略上将蒙古各部击败。
而当朱棣死后,大明就停止了对北方的远征,蒙古各部得到休养的机会,逐渐南下入侵。洪熙年间,曾有大臣建议将东胜、高山等十卫所迁回故地,修堡屯兵,可惜朱高炽只有老成之相,并无安边拓疆之大志,未予采纳。
好在这个时期的兀良哈虽然偶有犯边,但仍对大明称臣纳贡。
到了宣德、正统年间,兀良哈三卫大举南迁,其主体部分已逐渐由原驻牧地迁至接近经济、文化较发达的辽东汉族地区的辽河流域,并逐渐南迁至长城脚下,不时骚扰,让大明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宣德初,兀良哈部南下的节奏已经到了能在蓟州镇附近的滦河河畔放马游牧了,但宣德皇帝采取守成之治,不愿开战,只是一味地告诫,并设置了万全都司,提高宣府的防御力,弥补开平卫内徙至后独石堡的缺口。
在宣宗末年和英宗初年,大明边防松驰,御警薄弱。兀良哈三卫从西拉木伦河到辽河流域全面展开攻势,向南推进。
“土木之变”后,大明更是畏首畏尾,基本不再采远征策略,要么是采取抚绥策略,让兀良哈三卫得以游移于潢水、大宁一带,再就是自己只能在蓟州、密云后卫、隆庆卫、开平卫等地派驻重兵,以防兀良哈三卫叛乱。
此时的长城以北,完全成了人家的草场。而如今,为了配合高务实的漠南大战,戚继光出兵占据了几百里之外的大宁城,然而这大宁城却是个孤城,也不像土默特那边一样开始了种植农业,根本就是无根漂萍,只能依赖蓟辽方面提供物资支持才能守住。
但这大宁城既然离长城这么远,蒙古骑兵攻坚不行,劫掠一下辎重队难道还不行了?所以张四维这一说,就把申时行的所谓“镇之以静即可”彻底驳回了。
----------
感谢书友“talin”的月票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