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明末第一贼>第117章 畅想

李自成太过专心,直到高氏出声这才抬起头来。

高氏既不贪钱也不贪权,并且无后,默默地给了李自成极大的支持。

对吴金良这位遗孀,李自成很是尊重,不但涉及到寨务的事情要和她商量,她有什么要求也会一一满足。

高氏是自己和十八寨最好的钮带,李自成曾经考虑过将她纳进房中,她的下半生也算有了一个依靠。

女人就如缠树青藤,只有靠着男人这棵大树,才能开出鲜艳的绿叶红花。

不过现在并不是最佳时机,邢凤娇自己还没时间安排,何况人家相公尸骨未寒,这样也太好色了!

等到自己打下地盘之后,再来考虑个人问题吧。

崇祯二年,是巨变的一年,无论辽东局势还是陕西局势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得认真准备,长江后浪推前浪,别被拍死在了沙滩上。

李自成将眼光从高氏身上收回,定了定神说道:“高姐,我画的是一种新式的织布机,要比你们用的织布机快上几倍。”

叫高姐比较亲切,也很亲热,还容易让她忘了吴氏这个身份,可谓是一言数雕。

高氏对这个称呼已经习以为常,诧异地说道:“还有这样的织机?那我们这几十年织布不都白织了?”

她来到天工坊,是向李自成汇报元宵节的联欢活动。

也不知道大帅从哪里学来的什么口技、相声、魔术、说书,再加上陕地特有的歌舞,整个十八寨这个新年显得无比热闹。

王沛琪、邢凤娇、黄琼等人都有很多事要忙,李自成怕高氏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便将元宵灯会的活动交由她全权负责。

后天就是元宵,各类花灯已经扎好,高氏没有活动的组织经验,便跑来向李自成请教。

不过看着这些新奇的图纸,高氏将元宵活动忘到了九霄云外。

“怎么会白织呢,都是在你们日积月累中慢慢发展起来,没有实践,很多理论就如同空中楼阁,很多东西是造不出来的。”

高氏看了看这些图纸,只觉得这样的视图看上去简单,想起来又复杂,不是很懂。

“能不能教教我?”她在李自成面前并不藏拙。

李自成很有耐心,高氏学的也很有耐心。

“这是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女人的空间感天生就要弱上一线,这些视图对她来说比较抽象,高氏左看右看,新鲜中带着很多疑问,屋里的气氛随着两人不停的交流,显得越发的亲密。

两人有时肢体上有一丝的接触,开始是高氏飞也似的逃开,随着交流的深入,她沉浸在织布机的种种机械原理之中,就变成了李自成开逃。

看懂了图纸,高氏又跟着李自成来到作坊间,学习飞梭织布机的制作和机械原理。

一块精铁烧红了,放在铁砧上反复捶打,打成了焚香那么粗细的粗铁丝。

然后又用钳子把这粗铁丝一圈一圈缠在了一根木棍上,做成了一个弹簧,最后把弹簧放在油里淬火。

这个时代只知道用水淬火吧,李自成心中得意的想到。

见弹簧做了出来,试了几下,觉得这弹簧弹力比较一般,但应该可以使用。

弹力大小应该跟淬火和材料有关,看来好弹簧用铁是不成的,必须要用钢。

这个时代哪来的好钢,李自成回忆起将要在欧洲流行的坩埚钢。

这真是一环扣一环,看着飞梭织布机上的那些零部件,想着好钢铸造出的兵刃能大幅提升部队的战力,李自成先是兴奋不已,慢慢地又冷静了下来。

“炼钢,可是一个技术活啊!”

明末最好的便是百炼钢了,十斤钢材,百炼仅得不足两斤,需要很大的财力和很长的时间。

百炼钢这个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通过不停地锻打,造成铁块大量表层氧化脱落,得到钢材,这样的炼钢工艺太过简陋。

要想炼出好钢,其实就是两点:一、将铁里面的硫、磷等杂质剔除。二、在铁里面混合浓度不等的碳。

碳加得多便是坚硬易碎的高碳钢,加得少就是柔软可延展的低碳钢,不多不少就是中碳钢。

中碳钢做出来的武器,刺穿现在的盔甲,应该是很容易的事。

由于技术限制,目前的工艺无法将铁彻底液化,至多能烧成半融的“铁糊”,就像块炽红的面团。

这些问题直到十八世纪,人类能制造出1600度的高温,将铁完全液化之后才彻底得到解决。

并且大规模生产,还要建造炼钢炉,不管是平炉还是转炉,都能达到这样的高温,炼出来的钢材质量跟百炼钢不可同日而语。

高炉炼钢,是现代化生产,一旦成功便可以一炉一炉不停出钢,产量是以吨做单位计的。

比起百炼钢需要反复敲打七八天甚至半个月才能得到几斤钢,这就是开挂的表现。

不过炼钢炉的制造,在这样一个小山寨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得有固定的地盘,强大的财力支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十八寨还处于最低的一层——生存的需要,李自成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能好高鹜远,先要解决民众的温暖问题。

他最向往的是南方,特别是靠着大海的沿海诸省。

得海洋者得天下,海洋就是强者的摇蓝!

但是从陕西到沿海,哪怕是离得最近的登州,也有不短的距离,自己根本无法带兵打过去。

登州现在由孙元化驻守吧,这是位火器专家,大炮使用杠杠


状态提示:第117章 畅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