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逍遥初唐>第353章 留宿宫中

李世民这句话,虽然没有点明,但郑观音却都听懂了。他的意思是,我答应放她们母女出宫,但你李牧要做这个担保,日后若是出了问题,我就找你李牧。

郑观音不禁担忧了起来,这样的担保,这个孩子愿意承担么?

她怎么也想不到,这是李牧早与李世民商议好的事情。郑观音的身份特殊,可以放出宫,但绝对不能让她离开长安城,更不能让她回到荥阳去。

郑氏一足,经营荥阳数百年。在当地盘根错节,说振臂一呼举旗,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李世民就算再怎么心胸豁达,也不可能豁达到拿开玩笑的地步。

因此君臣才有此一议,最后讨论出的结果就是,效仿李渊的成例。也给郑观音找个营生,同时多派禁卫,算作保护也好,盯梢也好,杜绝她离开长安的可能性。

关于这个营生,李牧也想好了。他手里正有一件事,寻不到合适的人选。

前些日子,李牧下令,让工匠们把游荡在京东集附近的孩子们居住的空宅重新修葺了一下,打算成立一个孤儿院,给孤儿们栖身。

李牧能做出这个决定,与他自己的出身有着直接的关联。他前世是一个孤儿,对孤儿院有着特殊的感情。同时他也十分清楚,孤儿院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作为孤儿院的负责人,必得是一个有责任心,同时明事理的人。

因此,孤儿院虽然修葺好了,却一直没有正式开张。本来李牧是打算,若是再寻不到合适的人选,就让魏璎珞去负责这件事,本来也是她给这些孩子们熬粥喝。但他又想到,魏璎珞毕竟是个大姑娘,眼瞅着也到了嫁人的年纪,未来多有不便,因此一直没下决断。

正好,李世民提及了郑观音的事情。李牧心里一想,这不是正好么。郑观音出身荥阳郑氏,本身就具备极高的素养,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德行方面也是经得住考量的,否则李渊也不会把她选做太子妃。

她若能担任这孤儿院的院长,岂不是再合适不过了?

李牧把孤儿院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这也是李世民没听过的,君臣商议的时候,李牧只是说个大概,没有具体说是什么营生,李世民也是头一次听,他没有想到李牧这么忙,还有关心孤儿的善念,心中对李牧的评价更高了。

李牧叹息一声,又道:“臣当时只是临时起意,可怜那个小石头还有那群孩子们,想给他们一个容身之处罢了。后来臣细致了解了一下,发现这样的孩子竟然在长安城中到处都是,每个坊都有……陛下,您可知道有多少人么?”

李世民动容道:“多少?”

“仅长安城中,便有上千人!”

“这么多……”李世民喃喃念叨,叹了口气,道:“朕之过也!”

“陛下,中原大地经历过隋末大乱,接连突厥犯边,一直也没有得到休养生息,这样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若是管,怕是也管不过来。但是臣想,不能因为管不过来,就一点也不管。尽己所能,能帮一人是一人。就从长安城开始,未来终有一天,能够惠及天下。”

李世民重重点头,道:“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朕不及你啊!”

李牧笑了笑,道:“臣只不过是想到就做,不空谈罢了,这种事情,只要心存善念,并不是那么难做到。臣着人去寻这些孤儿,其中年纪大一些的,送去工厂做徒工,让他们学一门手艺,未来自食其力。而那些太小的孩子,就没办法了,只能先出钱养着,好在孩子小,也吃不了多少粮食。臣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是养着一二百孩子,也不是多为难的事情。”

李世民听着好好的,忽然听到李牧冒出来一句他没多少钱,顿时皱起眉头,道:“李牧,你休哭穷,你的买卖,哪一样不是日进斗金。多少人跟朕说,你富可敌国,你还哭起穷了?”

“陛下!这是奸贼在害臣啊!”李牧顾不得渲染情绪了,大叫道:“您忘了,臣刚捐出十万贯修葺长安巷道,哪还有钱了?”

这倒是个实情,李世民无法辩驳,他总不能说十万贯不算钱吧,他可是一个穷皇帝,说不出这么大的话来。

郑观音却在心里觉得奇怪,十万贯?这个孩子,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她拥有李建成留下的所有‘遗产’,整座太子府上下的所有财富,也不过二十万贯上下罢了。这还要加上金银器皿换来的钱,李牧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样子,十万贯说捐就捐了?

她有点不相信,但却也没有开口问。

李世民见说不过李牧,把话题拉了回来,道:“不谈这些,继续说正事,你此时提起这些孤儿,想做什么?”

李牧肃然向李世民施礼,道:“臣读《周礼》,其中有一篇提到,一个善待子民的国家要对没有亲人养育的弃婴、孤儿给予救济,使他们避免死于非命,方能彰显仁德。因此,臣建议,办‘慈幼局’,从长安城开始,救济这些孤儿,还请陛下恩准。”

“这……”李世民正要一口答应,但话到了嘴边,却没法说出口。

原因无他,唯一‘穷’字而已。长安城是国都,国都都尚有千人,其他地方,可想而知会有多少。

管,这个字说出口容易。但是真能做到么?如今国库空虚,内帑虽有李牧维持,眼见着能看到钱了,可是四边未除,隐患尤在。孤儿们是在受苦,可是天下就不顾了么?

“这个钱,我来出。”

一直没有开口的郑观音,此时开口


状态提示:第353章 留宿宫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