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最强神射>第二百四十五章 学堂

曹性带人回到了边云县之中,只是刚曹性刚刚回到边云县没多久,奉云就急急忙忙的将一封书信,送到了曹性的手上,如今曹性已经是九原郡守,所以奉云没有再担任县令,把县令的位置交给了别人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曹性身边做事,毕竟曹性现在也的确缺些人手。

“大哥,有些人不怎么安分啊……”

曹性看了奉云一眼没有说话,将信封拆开迅速的阅览了一遍,随后大笑了一声,直接将这封信扔到了地上,管都不管。

看到曹性如此举动,奉云都有些心虚的问道:“大哥,如今丁原已死,那个张扬也可以说是我们并州的刺史,如今他写了这封信,我们势必要想一个办法应对啊!”

正所谓树大招风,曹性的边云县以及将九原郡,治理得如此好,曹性治下人口已经有二十余万,是并州八郡中发展得最好的一个郡。

也正所谓人红是非多,这不,麻烦终于找上门来了,张扬要求曹性去上棠走一趟,至于说什么事,信中并没有说明,不过是个人都可以猜出来,绝非什么好事。

按照常理来说,这个张扬是一个代理刺史,也算得上是曹性的上司,他的命令曹性不能不听,但此刻曹性只能呵呵一笑,张扬或许早就想动他了,早在他回来的路上,便已经安排人来刺杀他,结果没有成功,若是曹性在信了他的鬼话,那才真的是邪门了。

“不必理会他,过好我们的日子即可。”对于这封信,曹性最后的态度也就是这样。

差不多过了一周的时间,这一日,曹性在奉云等人的陪伴下,走入一个偌大的四合院之中,还未完全走进,便听见里面传来了一片书声,朗朗之声,先是一个动听的女声,在那里起头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紧接着又传来了无数莘莘学子,朗朗的跟读之声。

奉云等人想要走入,然而却是被曹性一把手拦住了,曹性背负双手,站在外面静静的听着这些莘莘学子的读书之声,差不多过了半个时辰,这些声音才完全结束。

无数少年郎,背着自己,兴高采烈的离开了此处。

看着这一个个学子欢天喜地的样子,曹性不禁想起了前世的自己,那时候尚且年幼,虽说生活清贫,但是曹性觉得那未尝不是一种快乐,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啊。

想到这里曹性不禁莞尔,不过也就在这时,旁边的奉云推了推曹性,曹性也终于回过神来。定神一看,在他的前方已经站着一个窈窕的女子。

这名女子也不是别人,正是曹性从洛阳接过来的蔡琰,蔡琰看着曹性对曹性盈盈一礼。而曹性则是摆了摆手,示意蔡琰不必多礼。

“在这里住的可还习惯!”

蔡琰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多谢曹公子的多番照顾,我在这里一切都住的习惯,还有每日能教导这些生生学子,我也感受到了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曹性之前就在洛阳,把蔡.邕所长的万卷经书全部翻了过来,这万卷经书里面什么都有,有儒家的,有道家的,有法家的,有兵家的。

再加上曹性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很快,书本得到了普及,于是乎曹性就开设了一个学堂,而目前的这个就是曹性所开放的第一个正式学堂。

在这个教育并不普及的时代,能得到书读是一件幸事,曹性也教导手下的百姓,让他们将自己家中的少年全部送往学堂,让他们得到最基本的教育,至少懂得读书写字,毕竟有学识的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于社会,都是一件好事。

古代就有孔子收教徒弟,每人交十块腊肉便可入学,而曹性这里收费更加便宜,每人只需交两块腊肉的钱,便可到学堂内,学习一年的时间,至于说剩下的,则全部都官府补助。

当然,或许也有一些普通百姓认识死理,觉得拿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实在是太过于浪费,毕竟读书这个东西还要花钱,还不如就留在家中老老实实的种地,为家中减轻一些负担,然而曹性却是明确的告诉他们。

若是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能够步入仕途,那么读书就是最基本的一项内容,曹性向所有人保证,日后在他的治下选举官员,不是在像大汉王朝那样以孝廉的方式。

虽说举孝廉来推举官员的方式看似不错,毕竟他的出发点还是挺好的,但是推举了这么多官员出来,也没见什么优秀的人才,所以曹性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能者上,不能者下,至于说贤能不贤能,可以作为第二考核。反正曹性目前所要的,就是能治国佣兵的有用之才。

蔡琰就作为这座学堂的第一任校长,他的任务倒是挺重的,不仅要交自己的学生读书认字,更重要的是,他还要帮助曹性培养出第一批老师,所以说蔡琰身上的担子也很沉重。

曹性走过去告诉蔡琰,若是坚持不住的话,说一声便可,曹性会想办法让奉云来协助蔡琰的,然而蔡琰却是坚定的摇了摇头,自从他父亲死了之后,他好像成熟了许多,也彻底的坚强了起来。

蔡琰告诉曹性,教导天下学子,他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他已经逐步的将这种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一种责任,所以无论如何,她都不会觉得苦不会觉得累。

听到蔡琰的这一番话,曹性也是笑了,这就是所谓的师德吗?在蔡琰的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曹性询问了一些关于学堂的问题,但在此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五章 学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