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隐帝>第四百九十六章 南蛮

安排好雒县的事情。

将一切都交给了郭嘉等人去处理。

秦隐便孤身一人,当天就从大营中离开,向南蛮之地而去,因为杨修在那里,不得不前往一趟。

不然,错过了这一次,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遇到杨修了。

虽说不亲自留在雒县主持大局,但他却是相信着郭嘉等人,并不会让他有所失望的,而大致计划已经定下,还是能够很好的完成。

吕蒙和陆逊是有着一定的本事。

但郭嘉等人并不会差,还要更高一层,加上如今益州的局势,就算他不亲自主持大局,只要稳扎稳打,就不会有什么的变故发生,拿下雒县,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因此。

秦隐能够放心的离开。

若不是对郭嘉等人有足够的信心,那就算是得到了杨修踪迹的消息,他都不会这么轻易的决定孤身离去。

很可能会留下,不去寻找杨修。

事有轻急缓重!

平定益州中的叛乱,这可是头等大事,还能够影响到后面的局势,不容有失;但有足够的把握,那他也是能够放手去做着自己的事情。

杨修!

这可是他惦记了许久的人物。

从之前长安出现混乱开始,一直到现在,秦隐可都还是记得杨修这一个人物,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已。

原本认为其会一直待在江东,却是来到益州搞风搞雨,如今还没有与这些叛军待在一起,跑去了偏远的南蛮之地。

当然。

不管其有着什么的原因,若是安稳的待在后方,那没有将叛军除去,还真的无法将之拿下,但却是跑到了别处,那就有了机会。

......

南蛮之地中。

虽说南蛮之地在孟获主事时,与秦军战败,投靠了秦隐,得到了朝廷的支持,百姓在生活上,也是改变了许多,但地形地貌却没有任何的改变。

处于中原偏远的地带,显得十分的偏僻。

山高密林,地形复杂,比益州之地还不知道复杂多少倍。

也正是如此。

以前的朝廷,就算南蛮之地有着叛乱,都只是以金银财宝收服为主,极少出兵平叛,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就算出兵平叛,也收不到什么好的成果,稍有不满,便又会出现叛乱。

很有可能在平叛完,收兵回来的第二天,人家又反了。

久而久之。

朝廷便很少插手南蛮之地的政权,只要不纵兵进入益州之地,都是放任,由其自行管理,并不会调派官员前去。

这也是成为了一个潜规则了。

但,这一切在秦军打进南蛮之地,孟获臣服后,便改变了。

接受了如今朝廷的统治,还有从长安调派过来的官员,也是得到了安插,进入到南蛮之地的政权中心。

虽然分出了一部分权利,但也是得到了回报。

朝廷也是从益州中,调运了诸多的资源,前来支持着南蛮之地的发展,虽是没有完全改变,但也是有了诸多的变化。

对于这样的情况。

孟获和秦隐都感到十分的满意。

孟获是为了南蛮之地的百姓谋福;而秦隐却是不再需要担忧南蛮之地会时不时的发难。

毕竟,益州已经是他的地盘,要是南蛮之地时不时就出现叛乱,也是会让他感到十分烦恼的事情,完全收服,就不用担心这一种情况出现,可以将心思完全摆在其余的地方上。

然而。

朝廷插手南蛮之地的政权,却是让一些南蛮的官员感到十分的不好,如三洞元帅。

要知道,朝廷插手所分出去的权利,可是从他们的手中分出的,而他们又并非是孟获,就算是会让南蛮之地的百姓过的更好,他们都不会想要这种结局。

况且,麾下所治理的地盘中,这些百姓要是对朝廷感恩戴德,又怎么会继续听从他们的统治,而他们又怎么从中捞好处?

这可是触犯到了他们根本的利益。

可秦军势大,而孟获在南蛮之地可是有很大的声望。

也就只能将这些不满隐藏在心中,不敢有所动作。

一直到杨修的到来。

双方一拍即合,没有太多的迟疑,便联合在了一起,以三洞元帅为首,将南蛮之地中,有所不满的官员暗中联合了起来。

最后,在益州的布置完全准备好,再瞬间发难。

计划也是十分的成功,并没有暴露出去。

在发难的时候,以三洞元帅为首的叛贼,很快便拿下了南蛮之地的控制权,唯一遗憾的,便是孟获逃离了出去。

没有直接除去孟获。

三洞元帅也并不气馁,率领大军追击了上去。

他们可不会让孟获有着翻身的机会。

更何况,他们还要继续完成杨修所安排的事情,与益州中的江东军汇合,共同谋划后面的事情。

投靠了吴国,做出了背叛,那便是与秦隐为敌。

就为了这一点,他们都不得不继续与吴国合谋在一起,按照杨修所布置的事情去做,顺利吞并益州之地,借此抵挡来敌。

出发点是好。

安排也并没有太大的差错。

但,他们却是无法预料到安排中所出现的变故,如建宁之事。

由三洞元帅所率领出去的大军死伤惨重,还得继续抵挡着前来平叛的秦军。

起码,没有在建宁城中死去,只是丢失了一只手的阿会喃,并不敢放弃吴国这一条大船,因为他已经上了船,想要下船都不行了。

一旦败


状态提示:第四百九十六章 南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