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赶慢赶。
张楚终于在立冬后的第一场雪前,回到了太平关。
尽管无人组织给大军接风,依然有许多太平关百姓自发到关外迎接。
没什么锣鼓与鞭炮。
只有一碗碗卖相不怎么好,却带着父老们体温的鸡蛋面。
至今,仍有许多人不明白,张楚这次是为了什么领兵北上……
但这不重要。
对错。
胜负。
都不重要。
能平平安安的归来。
吃上这碗面。
才重要。
对于张楚,太平关的老百姓们总有一种对待子侄般的宽容和包容。
虽然张楚今岁已是三十有一,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张楚也吃了一碗面。
骡子他老娘摸着黑,亲手擀的鸡蛋面。
老人家在知秋和李幼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走到青骢马前,双手捧着用画布棉袄包裹的面碗,颤颤巍巍的踮起脚尖,递给张楚。
然而她踮起脚尖,伸直了双手,都不及马背高……
张楚心酸的强笑着,弯下身子双手老人家的手里接过面碗。
他是不能下马的。
按照规矩,他必须得骑着马,跨过关门。
才算是回家了……
面已经坨了,冷得冻牙。
张楚却觉得这是天下间最后好吃的食物。
他大口大口的吃。
老人家很多年前双眼就只能看见微弱的光亮了,大白天出门都需要人搀扶着。
她看不见,却能听见张楚吃面发出的呼噜声,心疼的抹了一把眼泪儿,摸索着拽着张楚的大腿,“楚儿哟,真是苦了你了……”
久远的称呼,令张楚鼻腔一酸,泪如雨下。
人年轻的时候,心都跟石头一样硬,父母的唠叨和眼泪按不住出人头地的志向,刀子砍在身上都不知道疼的,满脑子都是怎么砍回去。
年长后,心就慢慢柔软下来,开始经不住风霜雨雪,见不得悲欢离合,慢慢变得婆婆妈妈、唠唠叨叨,变成曾经最厌烦的父母的样子。
这或许是传承。
亦或许是轮回。
……
如果可以,张楚很想给自己放个大假,睡上三天三夜……
但他知道,眼下,不是摸鱼的时候。
于是他将红花部交给大刘带回,将犒赏三军的事情安排下去,然后连家都没回,便径直回了总坛旭日殿。
他前脚迈入旭日殿。
骡子后脚就跟了进来。
带着这些时日风云楼积压的重要情报。
张楚大致翻看了一遍。
面色渐沉……
局势,恶化的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快。
征北军与镇北军战于平狼县以北。
二十万西凉天倾军取道武曲县,挥师北上,最迟明日,便会与尚且溃败的镇北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若是在今夜之前,征北军还不能彻底击溃镇北军,回师迎战天倾军……
朝廷,必败无疑!
纵观大局,此次他领军北上,虽说打乱了霍青的布局,一定影响了燕西北三州大势的走势。
但大势席卷之下,还是冲淡了他那点影响……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天魔宫鲸吞无生宫,席卷燕北江湖,反攻西凉州。
若是操作得好,或许可以行围魏救赵之举,倒逼天倾军,解救征北军。
只要征北军的主力一日不失,燕西北的局势,就一日不能尘埃落定……
这肯定有难度。
天倾军并未倾巢出动,只出动了二十万人马。
西凉天倾军本部,尚留有二十万人马。
纵然他北平盟与天魔宫合兵一处,想要击败天倾军本部那二十万人马,亦非易事。
当然,这并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张楚至今都还没想好,北平盟在这场席卷九州的风波中,到底要站在什么位置。
他不可能站霍青和李钰山之流赢。
可要说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帮着朝廷打霍青和李钰山,他同样不甘心。
霍青和李钰山都是烂人。
但朝廷这些年的做法,也未必是什么善人。
可朝廷和霍青、李钰山都不站。
总不能……
总不能,他北平盟也拉起杆子造反,自成一派吧?
殿上,张楚眉头紧锁。
殿下,骡子也是一筹莫展。
局势已经明晰。
事到如今,入不入局,已经由不得他们北平盟做主。
北平盟入局。
朝廷和霍青之流,不会让他们好过。
北平盟不入局。
朝廷和霍青之流,也容不得他北平盟作壁上观。
说到底。
入不入局,并不是北平盟的态度决定的。
而是由北平盟的实力决定的。
张楚总不能为了不遭朝廷和霍青之流算计利用,就自废武功,解散北平盟吧?
解散北平盟,他或许是好过了。
凭他的实力和人脉,若只想独善其身,无论是朝廷,还是霍青、李钰山之流,都不大可能再来招惹他。
但太平关怎么办?
北平盟这么多弟兄怎么办?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莫过于此……
……
半响,张楚突然想起来,今日回来,既未看到梁源长,也未看到第二胜天口中来帮他坐镇太平关的白翻云和夏侯馥。
不由的开口问道:“梁副盟主呢?”
骡子回道:“两个时辰前,赶赴燕北州了。”
“两个时辰前?”
张楚苦笑着摇头:“生怕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