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国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日本外相松冈洋佑于1940年8月3日转道泰国到了法属印度支那。与法国的安里将军进行了会谈。日本与法属印度支那的关系,一直以来都说不上太好,但是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在日本从中调停泰法之间的争端之后有了一定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则是松冈洋佑造成的。
今年四月初,在东京举行的调停会谈主要是在松冈外相与法国大使安利以及泰国代表旺.怀特亚根之间进行的。日本当初的方针是,压制法属印度支那方面的要求,支持泰国方面的要求,以此来获得日本在泰国的相关特权,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与泰国结成军事攻守同盟。
可是,由于松冈外相对于泰国方面的高压态度心怀不满。中途反而把会谈引向有利于法属印度支那方面去了。在会谈的同时。大本营和政府之间也多次召开了联席恳谈会。与主持会谈的松冈外相保持着联系。
但是,外相却大都凭着个人的设想行事,大有无视上述既定国策的倾向。大本营方面对松冈外相的越轨行动感到无可奈何。在此期间。陆海军及政府鉴于法国方面的拖延态度,曾多次讨论要对法属印度支那行使武力。2月末左右,大本营陆海军部甚至曾一度下了行使武力的决心。
4月11日调停终于成功。随着调停成功,在日法以及日泰之间达成了无论法属印度支那还是泰国,都不得与第三国签定任何形式的政治、军事合作关系的协定。但是,以军事合作为主要宗旨的日泰协定以及日本、法属印度支那协定,却由于松冈外相认为还不到时机而擅自决定不进行会谈,只得等待今后形势的发展,大本营方面对此感到失望。
由于松冈洋佑的维护,所以法国的安里将军对于日本颇有好感。随后便与日本签订了所谓松冈、安里协定,尽管日法在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时曾发生过纠纷,但彼此表面上的亲密程度看来却似乎正在增强。
这次到河内,松冈洋佑主要是为了取得大米、橡胶等重要物资,尤其是大米,日本国内的粮食危机正在日益加深,国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急速下降,尤其是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大米。以往日本国民的主要食物就是大米,但是现在大米正在向高端食物演变,以往日本人一个星期最少要吃6天的大米,但是现在一星期能有两天吃上香喷喷的大米已经是好生活了,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日本人都以粗粮糊口。
关于这次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进行的经济方面的谈判,松冈洋佑并没有太多的信心。毕竟在法属印度支那内部,维希政权和戴高乐政权两派势力勾心斗角,戴高乐派在幕后策动反日。虽然说主管法属印度支那的法国将军安里对于松冈洋佑颇有好感,但是从骨子里讲,安里却是戴高乐一派的人,因此,法属印度支那的对日本态度实际上可以说是不即不离。
果然,谈判从一开始就极为不顺,法国对与日本提出的一系列请求似乎一点都不感兴趣,安里只是出于朋友之间的情谊在河内招待了松冈洋佑几天,之后就躲着不见了,这令松冈洋佑极为郁闷,不得已只得带人返回日本。
回到日本之后,松冈洋佑将谈判的相关情况上报给了裕仁天皇,同时建议海陆军可以准备行动了,他判断英法荷甚至包括美国之间已经达成了默契,不管是单独与荷兰或者是法国谈判都只是日本一样相情愿的事情,上述几个国家只想维护东南亚现在的局面,如果日本非要横插一腿,一定会遭到这几个国家联合抵制的。
与荷兰以及法国谈判结束之后,日本上层已经知道对英法荷等国的战争已经势不可免了,因此大本营要求对国家物资力量有准确的判断,所以参谋本部责成陆军省战备科对于假如帝国在昭和16年(1941年)春季与美英开战,或者绝对避免战争这两种场合,日本国家物资力量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8月15日陆军省战备科向参谋本部首脑报告了研究结果。其要点如下:
在开战的情况下。日本的国家物资力量如果对美英进行长期战争,是令人担心的。即战争进行到第二年末左右,大概还有充分的潜力足以摧毁敌人的进攻,但到那时液体燃料恐怕暂时要产生困难。同时随着战局的持久,经济上支持战争的力量恐怕将要动摇。
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进口的断绝和扩大生产能力形势不佳。只要船舶没有大量的耗诚,钢铁和轻金属可望逐年有所飞跃增长,但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仅靠国内微小的生产能力是无法弥补断绝进口所造成的亏损的。靠逐渐消耗储备尚可敷衍两年,但到第三年以后,便将逐渐陷入供应显著减少的困境之中。届时液体燃将是令人担忧的,恢复和开发占领地资源的进展与储备的消耗之间,有一段时间会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另外,船舶问题也将严重起来,特别是这会因减少煤炭的运输而带来工业的全面萎缩。而且轻工业资源的困窘也将给国内问题增加麻烦。
由于形势的演变而不得不开战时。为了解除上述忧虑。除了争取迅速结束对南方的作战外,尤需极力不使荷属东印度的资源遭受破坏。另外,关于船只问题。需要深入考虑作战和经济的配合关系。
同时陆军省战备科还就日本如果可以避免与英法美荷等国战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