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回唐>第315章 讨一个口谕
的诗、书等之外,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学的东西。”

“微臣年轻,师严不足,书院的教学不如国子监等严谨也是有的。”

其实李清想说的是,国子监那种呆板的地方哪里是学习的地方,应天书院仿照后世大学的体例,自然让学生觉得新鲜和有趣的多。

更何况,书院的很多知识是国子监这种一心想着培养圣人子弟的学院所没有的。书院的很多学生也并不是只对《诗经》等儒家经典感兴趣,这些平民出身的子弟有不少却是对李清讲授的物理、化学知识更有兴致。

李隆基点点头,说道:

“你虽然年轻,却也不是胡闹之人,书院有李适之等人坐镇,朕也放心。不过,书院还是要多请些名士大儒才是,既然是为朝廷培育人才,为朕分忧,师资方面不能缺少了。”

李清连忙称是,不过语气之中带着一丝难言之隐。

李隆基看在眼里,顿了一下,皱眉问道:

“书院有什么难处不成?”

李清躬身行礼,沉声说道:

“最近微臣听到一些传闻,因为广平王入了书院学习,有人风传微臣结交东宫,并涉及李相公等诸位书院教习。因此不少人为了避嫌不愿来书院教书。”

长安城确实有这种传闻,不过都是不熟悉情况的市井之徒胡乱猜测罢了。谣传止于智者,就连相府也没有把这种话当真。

李清是知道接下来李林甫为了排出异己,而大兴冤狱,不择手段的。无论是现在的李适之,还是可能过来书院的李邕等人都有可能波及到,李清不介意让这传闻为自己在李隆基面前争些利益的。

李隆基沉默片刻,接着问道:

“适之在书院可还适应?”

李适之辞,是李隆基希望看到的。此前李适之跟东宫多有接触,李隆基对此心存怀疑,不然也不会任由李林甫对李适之等人的迫害而故意纵容。说到底,李隆基对李适之等人结交东宫是不满的。

李清知道李隆基的心思,上前轻声答道:

“李县公最近一心在书院教书,吃住在书院,就连长安都很少回去的。”

这时候高力士笑着说道:

“回圣上,前几天老奴从李府门前过的时候,看到大门紧闭,问了下才知道李县公府上一直闭府不见客的。”

李隆基听了李清和高力士的话,放下心来。只要李适之明了形势,避开朝堂纷争,不与东宫勾缠,李隆基对李适之并没有什么意见。

看现在的样子,李适之是打算彻底离开朝堂了。

李隆基笑着说道:

“些许流言,不必当真。书院众人朕是信得过的。”

李清忙拱手道:

“谢圣上。微臣此前担心有心借这些流言而陷害书院中人,是微臣多虑了。”

李隆基听了,皱眉沉声说道:

“哼,有人借这种事情中伤书院,你就直接告于朕知。”

在李隆基的心中,远离朝堂前去书院为朝廷教书育人未必不是李适之等人最好的归宿,既然李适之绝了再入朝堂的打算,书院这间自己亲封的书院自然是不允许他人捣乱,那怕是借口结交太子。

李清躬身谢过,不再言语。如果以后真要出现有人去书院拿人的事情,李隆基今天的话就是圣旨啊,李清大可搬出来使用。

李隆基随口问道:

“最近可曾有哪些人去书院教书?”

李清答道:

“书院的师资基本上够用,不过多多益善。微臣是想请陈相和北海的李太座教授,如果有暇可以去书院为学生讲习。”

陈相即是陈希烈。请陈希烈入书院,算是相府在书院的耳目,也能够让李林甫放心,当然,在李隆基心中,这算是书院里面东宫和相府之间的再一次平衡了。李隆基沉思片刻,轻声说道:“李泰和是当世大儒,现在年事已高,去书院教书倒是不错的去处。”


状态提示:第315章 讨一个口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