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拿过来,拆开看,是一首柏梁体的古体诗。李清笑着往下只看了两句,抬头忙问伙计:
“送诗过来的那人呢?”
“刚刚走掉。”
李清没有说话,起身出了房间,奔到前面大唐发现人已经走了,大街之上人来人往,根本就分辨不出来。跟出来的伙计四处张望了半天,见李清急切的样子,小声地说道:
“侯爷,人已经走掉了,都是奴仆的不对。”
李清见伙计自责,估计见自己刚才的神情有些害怕,摆手说道:
“没事,你忙去吧。记得下次这人再来的时候记得留下来告知我。”
李清说完,低头往后堂走去,边走边看手中的这首诗。随后跟出来的刘晏和王和之一脸诧异的样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平时镇定沉稳的李清如此着急。
“小郎君,这是有什么不妥吗?”
王和之问道。
“哦,这倒是没有,你们看看。”
李清把手中的诗作递给王和之和刘晏两人。两人接过来,往下看: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
下面的落款是:
“饮中八仙歌,杜甫。”
两人边看边点头,是一首非常好的诗词,把长安城这些年最富盛名的八位嗜酒、豪放的大家文人用极为洗练的语言写进了一首诗中,构成了一副生动形象的群像图。
刘晏和王和之抬起头来,虽然是一首好诗,大约还不至于让李清如此激动吧。
李清看到刘晏和王和之带有疑问的眼神,才知道自己刚才反应是有些过度了。毕竟任谁作为一个后世之人,知道诗圣就在眼前,都会想着去目睹一番的,李清同样不例外。
李清有些尴尬的咳了一声,随后问道:
“这首诗的作者你们见过吗?”
王和之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倒是没有见过。这位叫杜甫杜子美的人是最近一段时间才来到长安的,不过很快就才名盛传,前几日也递过来一首诗,被我刊登在报纸上了。因为诗写的实在是好,我就命人打听了一下,听说此前在洛阳和吴越等地,这杜子美是颇有才名的。“不过这位杜甫像是很忙,我两次命人邀请他过来报馆,去请的人都没有见到他。怎么,小郎君难道认识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