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回唐>第212章 再见故人

“叫什么名字?”

李清回过身,问贞焕。

“王衍王和之。上期的报纸上刊登了一首他的咏雪诗,今天打听到这里是过来感谢的。”

贞焕说道。

《长安时报》第二期刊载的诗作,李清是从其他的渠道获得了,见是不错的几首新诗,于是就刊载在了第二期的报纸上面,没想到这个举措倒是成就了这几位并不太出名的书生,也使几人短时间之内成为长安城各个诗会上抢手的宾客。

这几天也有数人找到文渊斋,说是感谢《长安时报》的推介,其实还是想着能够与李清这位侯爵见上一面,从而攀上侯府的关系。

李清并不认识这些诗作者,所以也就没有接见过任何人。

而这个王衍王和之,李清是有印象的,当时见到那首咏雪诗旁注的作者是王和之的时候,李清就在猜想,诗作者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人。当日李清来长安的路上,在潼关附近的一家寺庙中见到的那位落魄的书生就叫做王和之的。

当日在寺庙之中,那些僧人因为嫌弃王和之吃白饭,因此戏耍于他。后来李清倒是资助了他几贯钱。当时与王和之攀谈的时候,发现那个身量不大的人却是一个豁达而有才华的学子,只不过出身贫寒,命途多舛,一时陷入困境罢了。

李清点点头,对贞焕说道:

“请他过来这里好了。”

贞焕弯腰施礼后出去了。李清笑着摇了下头,继续跟旁边的伙计忙碌着。

“李兄,你怎么在这里?”

身后传过来一个声音。

语气之中,颇多惊喜。

李清回过头看,只见再次进来的贞焕身后跟着一人,正一脸惊喜地看着李清。此人正是之前见过一面的王衍王和之。

自年前跟李清偶遇之后,王和之依旧住在上次的那家寺庙之中暂住,不过凭借李清留下的几贯钱倒是再也没有僧人故意刁难。临近春闱,王和之告别寺院众人,前往长安应试。

来到长安之后,因为手头并没有太多钱,王和之住在了长安城南的一家偏僻的邸舍中,在等待春闱的日子中倒是结识了几位意气相投之人。

不过在天宝四载的春闱中,这个年轻的书生依旧没有高中。

心灰意冷之下,倒是看得开了些,知道自己并非是才华不够,而是机遇未至,所以也不再刻意去追求科举之事。王和之与几位相识好友整日相聚,倒也其乐融融。

再后来,王和之为了生存,放下身段在一商贾家做些账目上面的事情,算是勉强维持住自己在长安城的开销。

这时候想要做官,科举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虽然很多时候勋贵世家子弟的入仕并不靠科举,但是像王和之这样的贫寒子弟除了科举基本上没有其他的途径了。

整个大唐,每年科举取中的也不过寥寥数十人,这些人的高中很多都是高官勋贵推荐的结果,并不是说你有才华就一定能够中进士,达官贵族的推荐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时候的书生行卷成风,每每把自己得意的诗作文章投递到一些高官勋贵的府上,希望能够获得这些权贵的青睐。

虽然王和之对科举之事已经看得淡了些,但是在长安的这一年中,依然会去行卷,偶尔去参加一个诗会,期望自己能够扬名于长安城。不过遗憾的是收效甚微,投递出去的这些诗作都没有任何下文。

王和之心绪变得越发的低沉,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是在内心深处还是极为失落。

这一日,王和之站在住处的走廊上,看着远处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叹了一口气。想到自己这两年在长安城的境遇,心生感慨,想着自己十余年寒窗苦读,换来的只是这样一个结果,科考无途,功不成名不就,依旧不过是普普通通一书生,这长安城中根本就没有人赏识自己的才华。

王和之想到这里,狠狠捶了一下廊柱,心中暗想,来年再参加一次科考,还是不行就打道回府,一生不再踏进长安一步。

正烦躁间,王和之看见跟自己住在一处的好友刘晏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兴冲冲的走过来。刘晏看到王和之,高声笑道:

“和之兄,恭喜恭喜。”

王和之微微皱了下眉头,不仅诧异喜从何来。

王和之接过刘晏递过来的报纸,低头一看,是最新一期的《长安时报》。

嗯,王和之点点头,这报纸自己知道的,是最新出现在长安城中的新奇之物。自从《长安时报》第一期刊印出来以后,影响很大,这些天街头巷尾之间人们纷纷议论,邸舍之中的伙计整天说着上面刊登的八卦消息,走街串巷的艺人弹唱着上面刊印的故事,就连在自己这些书生学子之间,那《崔莺莺传》也多次被提及。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上面刊登出来的诗作,虽然都是名人的作品,能够被报纸刊印出来在长安发行,还是令王和之和刘晏等人心生羡慕,暗道,若是自己的诗作刊登在上面被这么多人知道,那该多好。

王和之随意瞅着报纸,轻声问道:

“士安兄,不知喜从何来?”

“这里。”刘晏刘士安用手指着这期《长安时报》上面刊印的一首诗作说,

“和之兄的佳作被登在了报纸上面,如此扬名之事,难道不该恭喜。”

王和之忙看过去,上面刊登的正是自己之前一次下雪之时即兴而作的一首咏雪诗。

记得当时自己见寒冬飘雪,想起自身


状态提示:第212章 再见故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