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望将>正文 第94章 三人的守望

离开“天梯哨所”后,夜松和豆苗开始向边防团团部挺进,准备搭车前往下一个边防哨所在的县城。

在离开哨所前肖磊为他们标记好团部所在地,并多次询问是否需要陪同。夜松和豆苗认为他们曾接受过沈泠非特种训练,在山林里寻找那么大的营区完全没问题,于是便婉言谢绝了。

自信满满的两人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渡过一条又一条河,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最终……迷路了。

夜松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低着头分析着地图。豆苗则负着手在周围绕来绕去,并时不时抬头看一看周围。

“夜松分析出什么结果没有?咱们究竟该从哪走啊?你说咱们会不会被永远困在这里?我还这么年轻,有那么多新鲜事物还没有去尝试,那么多动漫没有看,那么多游戏没有玩……大好年华就样荒废在这深山老林里了?夜松你快想办法呀!”

夜松翻着白眼道:“你能不能安静一点,有空在这里碎碎念到不如去前方探路。还有你是不是忘了咱俩身上带有定位器,咱们在一个地方停留时间超过三天,自然会有人来搜救。”

豆苗尴尬的笑了笑道:“我这不是太过紧张了嘛……对了,你地图分析的怎么样?找到出去前往边防团的路线了吗?”

夜松站起来道:“这里的雪山比较多,所以给咱们一种连续循环的错觉,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走最左边的那座雪山。”

“那要是你猜错了呢?”豆苗幽幽的问道。

夜松黑着脸:“那这样得了,老子先去探路你在这里等着,如果我没回来三天后你也会被搜救人员找到,如何?”

豆苗讪笑道:“嘿嘿,我这不是见气氛太沉闷想调节一下嘛!你的判断我岂能不信?你这个人就是太认真了……走,咱们现在就出发。”

翻过前方的那座雪山后,虽然又有一座雪山矗立在远方,但他们知道这个方向是没错的,因为远处的雪山上插着一面国旗。

朝着国旗的方向前进,他们很快便发现一个小镇……村?不,应该说是几间房子。

“夜松,这里真有人居住吗?该不会是个弃村吧?”

夜松掏出望远镜看了看道:“不是弃村,烟囱里还冒着烟,说明还有人。”

当两人走近这个村子时,刚好有两名藏民从屋内走出,看到他们后一人立刻回到房间,另一人则边跑边大声呼喊。

“夜松,他在说什么?该不会是以为咱俩是入侵者而召集村民迎敌?”豆苗呆呆的问道。

夜松没好气的说道:“我要是听得懂藏语我早就过去和他交谈了,还有你是不是最近有些神经质啊?边境的人有谁不认识咱们身上穿的这身军装?”

“但你看他们来了将近三十多人,咱们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夜松淡然的抬起手朝着豆苗的后脑勺拍了一巴掌道:“你眼瘸是吗?没见人家手里捧着哈达吗?你什么时候听说过与人干架时还要为对方献上祝福?”

豆苗一愣,向远处仔细看去,在他们手中确实捧有两条雪白的哈达。

当人群走过来后,两位藏民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献与夜松和豆苗眼前。

“扎西德勒!”

豆苗点着头干笑着,正打算伸脖子时,却见夜松伸出双手迎了过来。

豆苗诧异的问道:“这……你也懂?这玩意儿不是要套在脖子上吗?”

夜松笑道:“不是告诉过你,我曾经为来藏区旅游而查过很多资料吗?书上说献致哈达也有一定的规矩和形式。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对上敬献,对下赐给,平级之间互赠。对上呈献哈达要双手捧上,哈达折口对方,将哈达捧送给对方手中。而这些藏民尊重咱们军人所以对上呈现,还有难道你不觉得这个高度很不适合往脖子上套吗?更何况只有对下赐给才能套脖子。”

一位中年藏族阿姨笑着点了点头用普通话说道:“年轻的军人们,欢迎来到这里,我是乡长卓嘎。”

夜松和豆苗愕然相视,异口同声道:“这里是个乡?”

房间内,桌子上摆着风干的牛肉、青稞等制作的糌粑以及香喷喷的酥油茶。

夜松喝了一碗酥油茶顿时感觉身体暖洋洋的,于是问道:“卓嘎阿内,您说这里是个乡,但人也太少了吧?”

卓嘎笑道:“这还不是我们乡人最少的时候,这个乡人最少时只有3人。”

豆苗乐道:“三人怎么能叫乡啊!”

夜松不动声色的踩了他一脚,笑着看向卓嘎摆出一副期待后续故事的表情。

卓嘎微微一笑回忆道:“我们这个乡环境险恶、交通不便又缺米少粮。每一粒粮食都需要步行一个多星期,穿越五座大山并赶在雪季前运进来储存好。”

“上世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这里曾有着三百多名乡民,但由于环境艰苦、生活不便以及这里地处不安的边境,所以县里安排允许乡民出去住。于是这1987平方公里的乡仅剩下作为乡长的我父亲一家。”

豆苗好奇的问道:“既然大家都出去了,您们为何还要守在这儿啊?”

卓嘎看向他道:“这个问题我和妹妹都问过,但我父亲说这个乡是才是我们的家,大家都不要它那家就不是家了。他坚信只要守在这里就一定会有人往来,人越来越多,家则越来越好。”

夜松抿了抿嘴道:“那后来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寒冬腊月大雪封山,我父亲


状态提示:正文 第94章 三人的守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