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不跟魏秋姐姐妹两个人耗时间,是因为魏小鹅还有别的事情要去做。
今天她看到了有人往家中收拾柴禾木头,心中就动了心思。
以前的时候,西院也是生火的,虽然没有另起锅灶做饭,但魏大山在的时候,平时一家子的洗漱,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天冷,都是烧了热水的。
还有房中的土炕,都是有一个炕洞,到了冬天的时候,每天晚上临睡前烧上一把柴火,也能暖和上大半夜的。
老院那边喂养着牛的,这边的柴草只需要让牛车拉上两趟就解决问题了。
可想想就是魏大山在的时候,都是收秋的时候每天回家顺便背了柴禾回来。
今年魏大山不在家了,魏老根和田老太太似乎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茬一样,也早开始为老院过冬做打算了,却根本没有提起过西院来。
想着乔氏肯定不会为西院这边打算,有她的阻挠,魏大林这个大伯也恐怕指望不上,魏小鹅决定自己在空闲时间去打柴。
想着早上的时候,多拿了一个馒头回家,袁氏晚上可以凑合着吃上一些,魏小鹅叹了一口气。
至于她自己,她早想好了。大不了告诉袁氏已经在老院吃过了。
会到西院,正想着要不要先将瓷罐和碗放回家,还是先藏起来,等打了柴之后在一起拿回去的时候,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
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太太提着什么东西走了过来。
当看清楚是魏正的老婆崔老太太,魏小鹅眼睛一亮,今天晚上不用挨饿了。
连忙迎上去,还没有走近就闻到了肉香味。
而见魏小鹅抱着空瓷罐和碗,崔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说道:“田老太太吵架了,今天就不做饭了?”
轻嗯了一声,魏小鹅开口说道:“崔奶奶,你们也不用这么客气的。早上的时候只不过是凑巧让我遇到。”
“看你说的,”见魏小鹅话语诚恳,崔老太太对她的印象就更好了几分。
魏正回家后也说了当时的状况,要不是魏小鹅及时出手相助,并且用对了法子,说不定他早已经没命了。对于这个救了自家老头子,却不居功的小丫头,她当然是充满了欣赏。也就说道:“以后再遇到那边院里不做饭的时候,就去奶奶家说一声,怎么也有你们娘几个一口饭吃。”她不好说魏老根夫妻的不是,也只能这样做让魏小鹅母女不挨饿。
“谢谢奶奶了,”与老院那边冷漠的亲情相比,崔老太太一个外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就让魏小鹅心中热乎乎的。
魏小鹅相信自己以后肯定有能力不会让母亲和弟弟挨饿,但此时她却不能说出什么大话。
两个人说着话,一起进了院子,走到了袁氏的房内。
而见崔老太太拿着东西走进来,袁氏禁不住一愣。
魏小鹅并没有跟她说早上遇到魏正的事情,所以见平素鲜有往来的崔老太太送东西过来,袁氏也就禁不住开口说道:“婶子,你怎么过来了?”
崔老太太将提着的瓦罐放到炕梢,一边招呼魏小鹅将她抱着的瓷罐拿过去,一边将另外一只手拿着的用粗布包着的几个包子露了出来,说道:“也没有什么,就是炖了一只小鸡,另外拿了几个包子过来。”
炖小鸡,这可是家里招待贵客时候才做的菜肴,袁氏更是诧异了。
见此,崔老太太不觉更是满意的看了魏小鹅一眼,这个丫头确实如老头子说的,嘴巴严实,连她亲娘都没有说一句。
也就将早上的事情跟袁氏说了一遍。
而魏小鹅之所以还没有跟袁氏说,是不知道说了之后袁氏会不会对自己有怀疑。正在琢磨着怎么说才会合情合理。
此时见崔老太太说了出来,也就不好意思的说道:“女儿只是顺手帮了正爷爷一下,没有想到爷爷和奶奶会这么看重。”
当时魏正说让家里给蒸几个包子,没有想到还宰了一只鸡。
听了魏小鹅的话,袁氏也不好意思了,连声说当不得崔老太太这么厚重的谢礼,非让她将瓦罐里的鸡带回去。
崔老太太眼见袁氏饿得皮包骨,却还有这样的骨气,自然心中对她们母女更是高看一眼,连忙说不用。还说这些东西也抵不过魏小鹅救魏正的一条命的恩情。
将鸡汤都倒进了魏小鹅家的瓷罐中,有将一只还冒着热气的包子塞到袁氏手中,崔老太太就告辞了出去。
见状,魏小鹅连忙送了出来。
崔老太太家的包子是用细面做的,又白又大,透着小麦的香气。当时崔老太太看到魏小鹅偷偷咽口水了,心知她怕是好长时间没有吃到这样的食物了。
可见她此时并没有着急吃东西,而是很有礼貌的跟着自己走出了房中,不觉又在心中暗自叹息她们母女命不好。
摊上了那样的一大家子,偏偏家里的顶梁柱魏大山又被顶了兵役,要么她们母女也不会落到这样的地步。
想着,她的目光禁不住在院子里扫了一眼,对着魏小鹅说道:“小鹅啊,你娘身子不好,你弟弟又小,都是不能冷到冻到的。你要尽早准备过冬的柴禾啊!”往年魏大山在的时候,院子里的柴棚里早该满满当当的了,现在却还空无一物,她都替她们娘俩着急。
这话正好说到了魏小鹅心中。她点点头,脸上却带了几分无奈。
打柴拾柴禾这件事听着简单,但老魏家的田地离得村子比较远,她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子背不背得回来放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