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了广东的事情,朱慈烺就将话题转到了湘西和施州卫。
他斟酌着说:“本朝的卫所之制,其实就是一种封建,只是法度不严,权责不明,层次不清,因而多有糜烂。好在湘西和施州卫等处因为赶蛮之役持续多年,颇有收获,因此得以维持......如今要制定法度,约束封臣,不如就从湘西和施州卫开始吧!”
“官府者官府之,封建者封建之”就是大明所面对的现实,所以制定一套可以“封建之”的法度,就成为当务之急了。这大约也是“一国n制”吧?
后世新中国那么强大,也用这样的办法。如今的朱慈烺还能有什么招?推平碾压是不可能的......湘西大山和夔东大山在原本历史上,到新中国才完全被中央政府控制!
朱慈烺那点实力哪儿能和新中国比?真要砸进湘西和夔东大山去打治安战,那一准掉进个泥潭出不来。
而且那些山区也没啥油水,打下来也得不偿失,硬要打下去,保证打到破产。
另外,湘西、夔东的大山也不是能出帝王的地方啊!那里的地形就是高山、深谷、密林,特别容易出称霸一方的山谷之王。但同时又很难统一,所以不能形成合力,对中央政府也没有什么威胁。
“太子殿下,臣以为应该在湘西、施州卫废卫所之制,行土司之法。同时设平蛮将军府总统各处土司,制定统一可行之法度,并允许土司遣族中耆老常驻将军府,既为人质,又为议政。”
说话的是酷吏纪坤,他今天显得非常兴奋,因为朱慈烺显然已经采纳了他的建议。他的酷吏生涯,估计很快就能结束了......
现任翰林院侍读的王夫之是湖南人,对湘西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当下拈着胡须道:“臣以为纪御史所言甚善,湘西、施州素来蛮荒,山高林密,黎苗凶悍,非国人武士不足以镇压。而卫所之封,向来不及土司之封。无论是湘西、施州、云贵、四川,凡遇兵事,都是土兵强过卫所之兵。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土司名至实归,卫所有封无建。因此土司之长能实心经营,而卫所之指挥都心不在任,只想着多捞油水。”
朱慈烺连连点头,他也研究过土司和卫所。在他看来,土司就是家族企业,卫所就是内部人控制的企业。
家族企业当然也有搞砸的,内部人控制的企业也有欣欣向荣的。但是明朝的卫所内部人的产生和激励机制很负面,要当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什么的,首先就是会投胎!当然了,土司家族制也要投胎。但是明朝的一个卫往往有一堆“指挥之家”,有资格当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的人往往有很多,谁能当上就得看上面的意思......就是看谁能行贿了!
而当上一卫之长后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又烂到了家。除了边军要打仗,稍微要用点心,其他卫所考核标准还是上面的喜好——也就是继续行贿!而激励机制基本没有,把卫所经营好了,当权者一点好处都没有。和土司家族的代代相传不一样,卫所不一定能传给子孙(通常是在一堆家族之间转来转去),搞好有啥意思?还不如自家多捞点!
所以朱元璋的这个卫所制......真心不如堂堂正正的封建算了!
也许依着朱元璋的本意,三百多个卫中的绝大部分就是筹功和维持一下治安的。真正保卫国家的还得是九边塞君——如果没有朱允炆、朱棣的削藩,他们倒是“家族企业”,塞王是世袭的。
王府经营好了就可以传子传孙啊!如果九边塞王之中有一家可以实心用事,以三四个卫大约两万户精兵,足够消灭没有做大的努尔哈赤了。如果九家塞王都能用心,十八万精兵......呵呵,天下无敌了!
可惜塞王和皇帝之间的平衡合作,因为朱允炆的削藩而完全被破坏——要是没有削藩,朱棣这个燕王会受到其余八藩的制约,只要有点搞平衡的手腕,基本可以维持局面。
朱慈烺已经拿定了主意,对常延龄道:“怀远侯,你上回说要去四川平乱,本宫没有同意,一则是因为四川的局面不易应付,你在那里又无根基。二则是想叫你出任平蛮将军,把湘西和施州卫的担子接下来......就照着变卫所为土司的路子来吧。不过卫所官多,土司官少,一定会有许多人没有去处。所以本宫稍后会让人在武汉举行一场面向湘西、施州诸卫的武举,招募一批善于翻山越岭的湘西、施州武士从军。”
朱太子想要从湘西、施州招募一支善于在山地、丛林地形作战的军队。他的新军模范军并不适合在山区作战,因为方阵战术、飞炮战术和步骑炮协同战术在平坦地形上才能发挥,到了山高林密的地方,许就玩不转了。
朱慈烺接着又对堵胤锡道:“堵藩台,等武举结束,山地之兵成军,你就带着他们去云南......云南辽阔,也不可能都封给慈照,还得给沐家留一份,再给朝廷留一点。堵藩台,你愿意走这一趟,去照看本宫的四弟吗?”
“臣愿意!”堵胤锡也知道朱慈烺并不希望自己去中枢当官,但是能去云南当巡抚总是件好事儿。
云南虽然偏僻,却是可以干出一番事业的地方!
朱慈烺这时打了个哈欠,露出了一点疲惫的颜色。曹友义、何腾蛟、常延龄、堵胤锡等人互相看看,然后一块起身告退。朱慈烺也不挽留,只是对纪坤道:“纪御史留一下,其他人请回吧。”
纪坤当下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