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飞豹出击>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大为的旋风外交

在吉大港的马翰南机场,李大为和前来为自己送行的南亚[***]同盟副主席,东巴基斯坦临时总督谢穆布.拉赫曼同志告别。然后转身登上了一架由中国的“空中列车”大型运输机改装成的客机。开始了他的旋风外交之旅。

1956年3月29曰,印度首都新德里上空微云。印度总理兼外交部长尼赫鲁站在国际机场贵宾厅宽大的落地窗前。他身着长袍,棕色的脸庞上挂着一丝忧虑,微微翕动的嘴唇不知在自语些什么。他在等候中国外交部长特别助理李大为的来访。

此时,李大为的专机已进入新德里上空。李大为通过机上的眩窗,俯视着专机下面乱七八糟的新德里市区。想着即将和印度总理尼赫鲁的会谈。他这次访印,就是向世界展现一下,中国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中印边境争端的和平姿态。

“空中列车”徐徐降落在跑道上,最后平稳的停在机坪的中心。舱门拉开,李大为第一个走出机舱。他看了看前来欢迎的人群,微笑的向为数不多的欢迎人群扬了扬手,面带微笑的走下舷梯。

看着走上前来一头白发和唇间黑白相杂的胡须,已71岁高龄的印度总理尼赫鲁,尼赫鲁也在看着眼前这个目光炯炯嘴角挂着甜蜜微笑的中国人。李大为走过来了,象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和这个印度老头热烈而真诚的拥抱。然后拉着这个印度老人的手,面对众多记者,作出最友善的微笑,此时这个领导四亿人口的大国总理完全成了他作秀的工具。他面对着闪光灯足足的秀了一分钟,然后他再次转向了尼赫鲁,双手握着尼赫鲁的手,微微的弯点腰,驼点背,装成一副对尼赫鲁足够尊重的样子,满足一下这个老人“大国”总理的自尊心和印度人民的自尊心,足足又秀了半分钟,然后李大为挺直了腰,向尼赫鲁转告了周恩来总理对他亲切的问候。

“李先生,还认识我吗?”一个拿着照相机不断的拍照的记者停止了拍照,双手紧握着李大为的手问道。

“麦迪逊先生,美联社国际版的记者,”李大为怎么能忘记这个第一个提出,用钱赎回在朝鲜战场上被志愿军俘虏的弟弟的记者呢,“1950年底,在纽约的阿斯多利亚旅馆的记者招待会我们就见过面。你弟弟他现在还好嘛?”

“好,好,非常的好。”为李大为还记得他,而感到激动的麦迪逊连声说:“他现在是中国‘蓝天家用电器’在美洲的总代理。他常常说,在中国抚顺的5个月的战俘生活改变了他的人生。他是纽约市美中友好协会的副理事长”。

接着麦迪逊,没有忘记自己是美联社国际版记者的职责问道:“李先生,你这次访印的目的是什么?”

李大为十分真诚的说:“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印两国之间的边境争端”

“你感到能完成这个任务吗?”麦迪逊有些担忧的问道。

“我对此充满信心,”李大为大声的用英语说:“中印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两国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正如我们伟大领袖说的那样:中印两国是朋友,中印之间即使吵架,也是朋友之间的吵架,中国不会将印度作为敌人。我们也真诚的希望印度也不会把我们中国当成他们的敌人。朋友之间有什么问题不好商量,有什么不能解决呢?”

李大为看了看等在一边的尼赫鲁总理,然后拍了拍麦迪逊的肩膀说:“好了,关于这些问题,今天晚上将在中国代表团下榻的总统府举行记者招待会。给你弟弟代好。”随后李大为对尼赫鲁作了一个十分抱歉的微笑,上了为他准备的轿车,驶向了印度总统府。

麦迪逊也在第一时间发出了他在机场对李大为的采访。

在印度总统府的觐见厅中印双方举行了会谈。

李大为首先向尼赫鲁说明了中印两国是朋友的关系。藏省叛乱的平定和进行明煮改革,丝毫也不会威胁印度。请印度不要紧张。同时也对印度再次重申了,中国政斧关于中印边界问题的一贯主张,中印边界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印两国的边界从未正式划定。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根据中印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却逐渐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线。双方应该在这一条传统习惯线的基础上,考虑历史背景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采取互谅互让的态度,通过和平友好的协商,求得两国边界的合理解决。在此之前,双方应该维持边界现状,不以片面行动,更不能使用武力,来改变这种现状,对于某些争执,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

印度方面坚持认为,中国提出的所谓传统习惯线是没有依据的。而中印边界早在1914年就有由英国探险家麦克马洪为印度测量时就已经划定了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藏省的边界。说着拿出了根据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线”及其修订线后的地图,李大为义正言辞的指出:“中国从来不承认什么麦克马洪线,什么约翰逊线,这些都是英国殖民者推行侵略政策的产物,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历届中国政斧都未承认这条线,绝不能根据英殖民者的一厢情愿就来决定两国的边界。强迫我们中国接受。”

尼赫鲁坚持认为:印中边界早已正式划定,中印之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领土问题。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好谈的。并警告说:“如果在我国的领土上发生了某种侵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我们将采取外交的方式,采取各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一章 李大为的旋风外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