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馨在4s店门口打电话的时候,正好被路过的他们学校的另一位老师看到。
“那个女的就是新来的那位教外国文学的陈老师吧?”得到同伴的肯定后,这位老师哼哼笑了两声,“这才回国上班就打算买车了,看来家庭条件不差啊。”
“人家条件不差跟你也没关系,少说那些乱七八糟的。”同事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性子,提前打了招呼,“听说是校长亲自跟她发的邀请,要不是她才毕业没有工作经验,估计能直接聘副教授,现在她的待遇跟副教授也差不多,你不说跟她搞好关系,别作对就行。”
“哼,你怕了?之前就说给你系主任的位置的,结果被那个空降的顶替了,今年又来一个背景深的,你要再不争取,以后有你哭的时候。”
女人絮絮叨叨的念着,没注意到同伴眼中闪过的一抹不悦。
大家都是一个系的,可以说是同事,也可以说是竞争者。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太重视职位,只在意自己的学术地位,但是同样也有人想往上走,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一些人事问题。陈馨是新人,在系里的学历是最高的那一批,但是她没有博士后的工作履历,相比较而言算是一个弱项。
但同样的,其他学校博士后可能很多,但是她所在的传媒学校却不见得,而且这个时期的博士都少,更别说博士后了。最重要的是陈馨年轻,还有留学经验,并且在校期间就参与了很多大项目的工作,比起其他的老师这就是她的优势。
陈馨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给自己规划的道路也没有升职这一项,当然,这个升职是指的走行政道路的升职。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成为教授,感觉这已经是她人生的巅峰了。
一方面同事过高的估计她的职业野望,一方面她自己根本就是佛系履职,这还没开学,就有人开始惦记着要怎么给她个下马威了。
陈馨怕吗?她当然不怕,毕竟论眼界,她有自己的优势,而且在国外读博的时候,参与的工作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相信对于传媒学校的学生,她那些经历足够给他们指点一段时期内的职业规划了。
再有,她还能从宋教授和曹老师那里汲取教学经验,特别是宋教授,工作环境跟她现在差不多,他的经验对陈馨来说更实际一些。而曹教授现在走的路线,重点已经没有放在教学上了。他参与到了本国对外的文化传播和教育中去,一年到头都在国外宣传东方文化。提起东方文化传播,基本都能找到他参与的影子。
陈馨还帮曹老师录制了一个视频,在唐人街录的,全程都在讲述东方的新年要怎么过,那些很有特色的习俗和礼节以及餐点,都是国外的民括华裔的后代,他们大部分都不太了解自己祖先的文化历史,而曹教授的节目给了他们一个渠道去直观的了解东方的文化,所以大受好评。
上次回来的时候,胖仔跟周昊说让她参与的那个节目,她跟胖仔联系了,不打算自己上镜,而是想要跟胖仔他们团队合作,推荐一个学生去进行录制。胖仔本人是支持她的,但是他们那个节目的制片则希望跟陈馨再聊聊,而导演的要求则是人选必须要得到他的认可才行。
这个节目目前在筹备中,正式的开录要等到春节过后才行,因为那一位参与节目录制的外国主持人需要回去过圣诞节。等她回来,这边又是新年了,所以才会推到正月之后正式开始。
这半年的筹备时间也是留给陈馨选人的时间,实在不行,她就只有自己上了。
其实制片也有其他人选,但是在跟陈馨见过面之后,他的意思就就让陈馨上,不论是外表还是风格,陈馨跟他们的节目都异常合拍。而且陈馨精通多国语言,他们这个节目除了两位固定的主持人之外,还有特邀嘉宾,而这些特邀嘉宾并不限定于某一个国家,虽然基本都能说英语,但是如果在节目过程中能用他们的母语交流那就更好了。
传媒大学的学生并不是毕业后都进娱乐圈的,像他们大学的重点就在主持播音和编导这方面,其他专业也有,不怎么出色而已。
陈馨能提供学生一定的实习机会,这就算是自带渠道了,这样的老师特别受欢迎,学校的领导也会更加重视。
但这都是开学以后的事情了,陈馨现在还没想那么多,她连学生都没见过,就让她做选择题,也太难为人了。
“陈老师,你要回市区吗,我可以搭你到二环路。”
陈馨刚放下手机,就看到今天带她去办手续的那位办公室的老师在跟她打招呼。
“丁老师,你要是方便就捎我到公交总站那里就好,我赶车回去。”
这边在三环路外面一点,周围大部分都是荒地,最近的就是一座大型的城郊农家乐,和几个大型的4s店,其他地皮倒是卖出去了,可动工在建的就只有零星的两三处。
他们学校也是临时落脚在这边的,原先在市内的校址一是很小,二是正位于政府的整改区域内,为了支持市政建设,学校在得到政府补贴后,临时修建了现在的校园。但是真正的大学校址还要再往外三十多公里,位于一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小镇附近。据说现在已经动工了,再有两年时间就可以搬过去。而市内的学校原址明年会拆掉,现在的校址会作为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和培训基地保留下来。
如果自己没有车的话,她得坐三轮到三环路内的公交总站去乘公交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