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要求陈馨当然不会拒绝,他们都私下商量过了,要是书店销售不好,他们就自掏腰包去买上一批送到下面的学校充实图书馆!
再加上叶老的亲朋旧友和同事学生,想来几百本应该是能销售出去的。
并且陈馨在整理叶老的回忆录和随笔的时候,还冒出了一个想法。
她想收集基本叶老同时代的老学者的回忆录和随笔散文集等等资料,做一个读书沙龙,专门探讨这些老一辈学者当年的国内外文化的激.情碰撞。
这个沙龙不一定非要找英语系或者外文系的人参加,只要是有兴趣的,对这方面有所了解和有个人观点的都欢迎参加,最好是本市或者本省的人,毕竟这个沙龙不可能提供住宿,最多提供一顿简餐。
这个点子陈馨跟韩师兄交流过,也征询过南哥的意见。南哥觉得没问题,甚至想要把这个沙龙放到出版社所在的城市举行,但是陈馨却想把沙龙放在h大旁边的一家茶馆进行。
陈馨的意思是,他们可以先举办沙龙,大家在一起读书,一起畅所欲言,最后如果叶老精神不错,还可以短时间参加他们的沙龙,回答读者的一些提问什么的,这样一来比在南方出版社那边举行要强多了,而且也相当于是一个变形的读者签名会了。
韩师兄则说要不然通知他的师兄弟和师叔伯们回去给老爷子祝寿,顺便开个读书沙龙。被陈馨一巴掌拍了回去。
“你那就不叫读书沙龙,叫无脑吹大会了。你信不信你这样跟师公说,师公能气到不跟你说话。”
韩师兄摸摸脑袋,想了下,觉得还真有可能。但是他也担心陈馨想做这个沙龙做不起来,让老人家失望。
“我又不傻,肯定不会直接给师公说。我打算先在我的博客上进行文章推送,然后再透露出举办沙龙的消息,你放心,就算是奔着面基来,也会有不少人参加的。而且愿意关注我推送的文章的读者,也不会是不学无术的人,哪怕内心不喜欢都不会给老人家下不来台。”
韩师兄虽然玩得很潮,但是对这一套路肯定不如陈馨玩得转,所以在确定小师妹有六成把握之后,他就放心大胆的交给陈馨去筹划这个活动了。至于活动场地,他负责提供赞助。为师公花钱那不是理所应当的么。
将出版的事情安排妥当后,陈馨开始来计划安排沙龙的事情。
沙龙肯定不能太早举办,至少得等书出来并销售了一段时间之后才能举办。而且不能只读师公的书,她打算找同圈子里其他大佬出的书,看看有没有能放在一起读的。
这一找还真找出两本来。一本是一位老翻译家出的书,不过老人于去年已经过世了,他的女儿现在在粤省某大学任教,是个安静内敛的文学教授。
另一位倒是还健在,不过已经九十六岁高龄,他老人家写的书更多的是回忆那个战火纷飞时代里,关于研究世界文化发生的各种轶事。文章诙谐幽默,又带着让人潸然泪下的点点痛楚,为文中的那些有血有肉的普通研究者们而感到心痛。
这位九十六岁的老人目前也在h省,不过是在一个著名的疗养院里住着的。陈馨找人托关系,拐弯抹角的打听了一下,老人基本已经坐不起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难得清醒的时候,就喜欢让照顾他的护工给他念书。
陈馨想过去拜访,但是听人说老人已经不见外人了,医生也不许老人出来走动,他心脏的毛病很严重,随时有可能发作。
在跟叶老谈及这位老人时,叶老也叹息着说他老人家是相当豁达才能苦捱到今日,只是因为当初跟他妻子约定要尽量多的帮她看看这个世界。
“心中有爱的人,才能拥抱生活。”叶老摘下眼镜,擦了下眼角,跟陈馨回忆当年他们还算年轻的时候,在一起研究文学时的情形。
那个时候的物质条件不如现在,可精神上却异样满足,大家在一起哪怕饿着肚子也是快乐的。不像现在,出门就是吃喝,坐下来就谈钱。
“我最想念那个时候在乡下吃的小鸡炖蘑菇和猪肉酸菜粉条,现在可吃不到那个味了。”
小鸡炖蘑菇陈馨是没办法做了,教授家里没这个条件。但是猪肉酸菜粉条她觉得可以试一试。
h大的新校区在城郊,再往外走几里路就是一个乡村,陈馨找人借了一辆自行车,骑着去村里逛了一圈,找老乡买了自家做的酸菜五斤,自家养的猪剔下来的猪肉十斤,还有土豆粉和晒干的蘑菇。很可惜人家不给卖小鸡,而且拿回去她也没地方处理。
逛了一大圈,买了一车的食材,人老乡听说她是要买回去给老教授做点地道家乡菜,还友情赞助了一大包自家种的蔬菜,弄个地三鲜完全没问题。
等到回去教授家,陈馨就忙活开了。把买来的肉分开切好装袋放入冰箱里,酸菜也分成了四袋装好搁结冰室冻上,晒干的土豆粉和蘑菇找个空置的橱柜放进去,还有新鲜的蔬菜,把赶着要吃的先挑出来放到一边,剩下的掐头去尾撇掉黄叶用保鲜膜包上放窗台下的木架子上。外面的冷天气足以让这些菜保持短时间的新鲜。
看着外面难得的好天气,再看看小徒孙忙活得团团转的身影,叶教授突然有种“这才是家”的感觉。
他的孩子不能说不孝顺,但是各人都有自己的家,这些年天南地北的安家落户,连过个年都不定能聚齐,特别是孙子们读书之后,也少于回